6/22/2022 0 評論 凍齡不凍僵,抗老保養如何自然又安全?文/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皮膚科張宜菁醫師 常聽到一句話﹕「心境年輕,自然就不顯老! 」 老是一種福氣,但多數人面對鏡子時,還是希望心中的年輕活力,能貼近外貌的年齡。 哪些徵象會透漏年齡? 如何保養得宜、自然凍齡呢? 張宜菁醫師 I-Jing Chang MD 台北醫學大學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美國哈佛大學皮膚科與雷射美容中心研究員 美國紐約大學(NYU)雷射美容外科研究員 美國皮膚外科醫學會(ASDS)微整形訓練 台灣大學預防醫學碩士 美人大賞保養品評審專家 皮膚暗沉、色素不均不只日曬,老化也會讓我們長黑斑。曬斑、老人斑、肝斑,都跟老化有關。 除了黑斑,隨年齡增長,臉上各區的色素代謝會越來越不同步。導致不同區塊的膚色暗沉不均。 臉部中央的紅血絲您沒有聽錯,除了黑斑暗沉、「泛紅與血絲」也會讓我們的臉看起來比較老! 根據醫學研究指出,老化會讓臉部每年增加1.7 %的血絲。血絲通常是出現在臉中央,以鼻子為中心往臉頰發展。有的人只有泛紅,有的人已出現明顯的條狀、網狀血絲。 皺紋與鬆弛老化過程中,皮膚裡面的膠原蛋白、彈性纖維與玻尿酸的含量會下降,加上筋膜層與韌帶的鬆弛,導致皮膚變薄、變鬆、皺紋。 在老化的過程中表情肌肉收縮用力會越來越明顯,使得魚尾紋、抬頭紋、皺眉紋加深。 臉部輪廓架構改變除了皮膚本身的鬆弛之外,底下的脂肪與骨骼也會隨著歲月而流失,導致臉部凹陷。當皮膚失去下方的支撐,也會跟著下垂。 毛孔粗大、皮膚粗糙感不只發生在油性膚質,很多中乾性膚質的人在中年之後,也開始察覺毛孔變大。這是膠原蛋白流失所導致,除了毛孔,痘疤也可能隨年齡增長而變深、變寬。 了解老化的現象後,如何從生活與醫美來做抗老保養才正確呢? 抗老生活保養防曬重點出門前15分中塗好SPF>30,PA>+++的防曬乳、外出時每2小時補一次。 保濕重點保濕乳液成分功能要完整,其中「鎖水」最容易被忽略,其成分包括: 羊毛脂、凡士林、礦物油、矽酮等。 抗老成分左旋維他命C、A醇、Coenzyme Q10、胜肽、果酸 (包含杏仁酸、乳糖酸等)、菸鹼醯胺、葡萄籽萃取物、綠茶等茶萃取物。 醫美科技「養膚」?早期的除斑、磨皮雷射,會有明顯傷口。後來有許多沒有傷口、修復期短的治療問世 :
它們的共通點是「能刺激皮膚膠原蛋白增生」。定期做美白、拉提,又能洗臉、擦防曬乳,走向了「抗老保養的醫美大時代」! 但每個人的膚質、老化方式不同,想享受科技帶來的美好,首先要體認一個事實 : 這是醫學治療,不是購買課程 ! 即使是沒有傷口的醫美療程,都要小心例如皮膚灼傷、疤痕、色素沉澱等風險。術前請先與手術醫師諮詢溝通。 黑斑其實分成許多種類很多人愛問:「除斑用什麼雷射最好?」 會這麼問,可能是認為有某種技術能贏過所有的雷射,或以為所有斑點都是一樣的。 事實上不然! 各種雷射各有其功能、設計,每個人對雷射的反應也不同。黑斑可以分成曬斑、老人斑、肝斑、顴骨母斑等很多種類。所以醫師要分析您的黑斑,再選用雷射儀器、規劃適合的能量參數施打。 個人化的膚質管理老化的徵象,除了皺紋、黑斑,還有泛紅血絲與毛孔粗大等。想讓皮膚看起來年輕,應該採取全方位思考、運用相對應的雷射光療,將臉上各區域的問題逐步改善。 效果自然、才能有年輕好氣色在醫美盛行的年代中,大家紛紛嘗試肉毒桿菌素、玻尿酸、膠原蛋白增生劑等微整形注射。倘若過度專注對付局部皺紋,可能會失去五官輪廓的整體美感、還有自然表情的神采。 例如肉毒桿菌素注射,可以去除魚尾紋、皺眉紋、抬頭紋,也可以拉提臉頰與瘦小臉。但要臉上有42條小肌肉,當放鬆其中幾個產生皺紋的肌肉時,也需注重它與其他肌肉之間的平衡。不然可能導致表情僵硬、眉型不自然、眼皮、嘴角下垂等問題。 術前諮詢醫師、了解他(她)的美學風格與治療理念,是很關鍵的步驟。 美麗是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年輕是一種清新、一種俐落! 點進以下按鈕了解個別療程:
0 評論
7/24/2021 0 評論 民視樂活醫學堂錄影 您有做對防曬工作嗎?預防勝於治療,防曬是抗老化、抗斑、預防皮膚癌的關鍵策略。可是該怎麼挑選防曬乳、怎麼做防曬才有效呢? 防曬乳的發明史與未來趨勢為何? 聽聽張宜菁主任的分享。 民視樂活醫學堂節目,主持人王暐婷,來賓陳亮穎。 7/22/2021 0 評論 如何正確攝取維他命D呢? 聽聽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建議與實證點選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原文連結: https://bit.ly/3y8kLPn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根據目前鈣和維生素D在骨骼健康的科學實證,建議每日維生素D的膳食攝取量(RDA):國際單位(IU)
(每個人從太陽接受的維生素D量並不一樣,而紫外線又有導致皮膚癌的風險,因此NAM的RDA是基於接受最少或沒有陽光照射的人的建議。) 參考資料 : Related AAD resources1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Report on carcinogens, 14th ed: Ultraviolet-radiation-related exposures. 2016. 2 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No. 100D. IARC Working Group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Lyon (FR):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2. 3 Cancer Epidemiol. 2019;59:1-7. doi:10.1016/j.canep.2019.01.004 4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0:847–57. 5 BMJ. 2012 Jul 24;345:e4757. 6 Arnold M, Kvaskoff M, Thuret A, Guenel P, Bray F and Soerjomatarm I. Cutaneous melanoma in France in 2015 attributabl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the use of sunbed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6, 2018. https://doi.org/10.1111/jdv.15022 7 Arnold M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utaneous melanoma attributabl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2012. Int J Cancer. 2018 April. https://doi.org/10.1002/ijc.31527. 8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1. 105 (S66–S69). doi: 10.1038/bjc.2011.486. 9 Am J Clin Nutr. 2018;107(4):652-663. doi:10.1093/ajcn/nqx047 10 Freedman DM, Looker AC, Abnet CC, Linet MS, Graubard BI.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nd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NHANES III study (1988- 2006). Cancer Res 2010;70(21):8587-97. 11 Anticancer Agents Med Chem. 2013 Jan 1;13(1):107-17. 12 Bjelakovic G, Gluud LL, Nikolova D, Whitfield K, Krstic G, Wetterslev J, Gluud C.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prevention of cancer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Jun 23;6:CD007469. 13 Mondul AM, Weinstein SJ, Layne TM , Albanes D. Vitamin D and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State of the Science, Gaps, and Challenges. Epidemiologic reviews 2017:1-21. 14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Nov 29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15 Institute of Medicine. 2011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7/22/2021 0 評論 美國皮膚科專家發現民眾有過度使用果酸保養品問題文/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宜菁醫師 兩位美國專攻美容醫學的皮膚科女醫師Dr. Lily Talakoub與Dr. Naissan O. Wesley近期發現,一般市售的果酸美容保養品濃度不能高於30%,但在網路上卻可能直接買得到專業使用的、甚至濃度快高達70%的果酸產品。不當使用下,民眾的皮膚陸續出現許多問題! 若過度使用果酸產品、會對皮膚造成什麼影響?
這是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大家本來希望用果酸產品來幫助去角質與美白。倘若過度使用、或用了高濃度的果酸,恐怕會導致皮膚的傷害,例如乾屑脫皮、紅腫發炎、刺痛敏感,與黑色素沉澱、留下疤痕! 尤其許多民眾並不瞭解自己目前的皮膚,是否處於乾燥受損的狀態,甚至還合併使用含A酸、對苯二酚、與其他的酸類產品,更可能讓上述情況雪上加霜 ! 什麼是果酸(α-hydroxy acid)? 它對皮膚保養的功效為何? 果酸是一種帶有羧基的有機酸。其種類眾多,含羧酸、乳糖酸、杏仁酸、酒石酸、檸檬酸等。 果酸可以鬆開表面的角質細胞、增進其他保養品成分的吸收,也可以抑制細胞內的酪胺酸脢、以減少黑色素生成,它也有刺激真皮的膠原蛋白新生的功效。因此,被廣泛應用在改善皮膚老化、皺紋、粉刺、青春痘、黑斑、暗沉與粗糙上。 果酸造成皮膚脫皮的程度,會跟其濃度、成分、酸鹼pH值有關。 我該如何正確使用果酸保養品? 首先,國內衛生福利部針對果酸化妝保養品,訂定明確的規範、把關管理,大家也可以上政府網站查詢。在國外網路商店販售的保養品,比較難了解各國政府對於市售保養品成分、pH酸鹼值、包裝、效期等相關規定。 建議大家在使用果酸等酸類保養品之前,先確實做好日常的溫和清潔、保濕工作,並跟專業醫師討論自己的黑斑、暗沉問題,是否適合使用果酸。若您的膚質真的不適合用果酸產品,醫師也可能建議您運用皮秒雷射、淨膚雷射、彩衝光、非剝皮式的飛梭雷射等療程,或其他具美白成分的家用保養品、如左旋維生素C、麴酸、甘草根提取物、鞣胺酸等。 使用果酸的期間,請也要注意防曬,避免黑色素沉澱的發生。 台灣衛生福利部關於果酸保養品之公告:https://www.mohw.gov.tw/cp-3200-22170-1.html 12/7/2019 0 評論 全方位防曬-陽光不咬人 (本文已刊登於聯合新聞網)聯合新聞網本文連結: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45/343151
【聯合報/張宜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 防曬,對皮膚癌症、老化、黑斑、曬傷的預防,非常重要。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你怎樣選擇? 陽光中傷害皮膚的紫外線,依波長分成UVA(320~400奈米)與UVB (290~320奈米)兩種。UVA對皮膚的傷害不易察覺,卻可以導致皮膚老化與皮膚癌。因此,兼顧UVA與UVB的配方,已成為新時代防曬品的必備條件。 為提供正確訊息,最近美國FDA要求市面上防曬品標示,須符合三大規定︰(一)不准標示大於50以上的SPF數值,(二)標明紫外線UVA的防護力,(三)禁止包括「阻絕陽光」(Sunblock)、「防水」(Waterproof)、「防出汗」(Sweatproof),與「全日長效防護」(All-day-protection)等會誤導消費者的標示。 SPF係數越高越有效嗎? 防曬品包裝上的「SPF係數」,主要是對紫外線中「UVB」的保護力。UVB對肌膚的危害,最明顯的是曬傷,也可能致皮膚癌。SPF 30的防曬品過濾UVB的效果已經不錯,可濾掉日光裡97%的UVB;SPF 50則可濾掉98%的UVB。比SPF 50數值更高的防曬乳,效果增加有限,反而增加油膩感。競爭激烈的市場上,SPF數字年年攀高,曾有廠商甚至想推出三位數以上SPF的產品。為了導正觀念,FDA將禁止標示SPF 50以上的數值。 怎麼判斷防曬乳的UVA防護力? 英、澳、日、美等國家,各有一套標準。經過漫長研究,美國FDA將採用四星級的標示。原則上,三顆星與四顆星的,保護力較足夠。台灣大多沿用日本的「PA值」標示。相較於FDA,「PA值」是直接在人體皮膚上測試所得,也值得參考。 哪些防曬成分能過濾掉UVA?目前已研發的,有氧化鋅、二氧化鈦,Avobenzone, Oxybenzone, Mexoryl, Helioplex等。 標示「阻絕陽光、防水、長效」的比較好嗎? 針對喜愛戶外運動的族群,許多產品標榜「防水」、「防出汗」,有些更強調可完全阻絕陽光(Sunblock)。部分消費者以為塗了這些強效防曬乳後,連續曬好幾個小時也安全無虞。 其實,防曬品很難完全防水、或是在皮膚上長時間不耗損、變質。若沒有定時補充防曬劑,等於容許紫外線直接傷害肌膚,相當危險。 有鑑於此,FDA才會禁止這些標示。出汗的季節,防曬乳容易脫落。進行水上活動時,陽光經由水的反射,能量會放大。在這些時刻,得更勤於補塗防曬乳。 全方位的防曬策略 依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指導方針,出門前半小時就要塗好防曬乳,每兩小時補塗一次。以台灣的日照量,我們需要SPF 30以上的防曬乳。若擔心擦防曬乳會長痘痘、困擾你上妝,可挑選標示不導致粉刺(Non-Comedogenic)、清爽型的配方。UVA能穿透玻璃,坐在窗邊或開車時,記得防曬。 防曬乳再好,都只能降低紫外線進去皮膚的量。想真正做好防曬,還是要減少肌膚暴露在陽光下的機會。比較實際的作法是,縮短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的外出時間、走騎樓或樹蔭。撐洋傘、戴帽子,或運用專業的防曬衣物。 7/20/2019 0 評論 美白只擦保養品?搭配這個才最有效本文已刊登於康健雜誌,連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9876 2019/07/18 · 作者 / 陳蔚承 · 出處 / Web only 夏天除了防曬黑,許多人更關心如何讓皮膚變得更白皙亮麗。現在市面上的美白產品眾多,但國外傳出美白產品的成分可能致癌,這是真的嗎?除了防曬、擦美白產品,其實「這樣做」才最有效。 美白產品致癌?專家:機率相當低 國外美白產品致癌的新聞,成分大致可分為3種: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水銀(mercury)、乙二胺四乙酸(EDTA)。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長庚診所美容醫學中心副主任李美青指出,水銀、乙二胺四乙酸,都不得添加在美白產品中,「苯二酚是藥品成分,是處方用藥,一般人買不到。」李美青也補充,苯二酚對肝斑有幫助,但一旦停用會反彈。(延伸閱讀:美白產品添加汞、添加重金屬?消費者如何自保?)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主治醫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指出,雖然有老鼠實驗發現,高濃度的對苯二酚有增加癌症的風險,但對人類的癌症風險仍無法證實,對苯二酚藥膏,在台灣與美國等國家,是醫師處方用藥。使用對苯二酚藥膏要照醫師指示,塗藥的部位比較容易曬傷,必須做好防曬,因此建議民眾在夜間使用。 美白產品成分達13種 購買前先看清楚美白產品百百種,但要有美白成分才有效。張宜菁指出,美白產品目前衛服部核可的成分有13種,大都會針對黑色素合成要素酪胺酸酶(tyrosinase)來進行抑制、阻斷和合成。 張宜菁整理了幾種常見的美白成分及其功效: 看成分,就能看出美白產品以酸類為主,因此張宜菁指出,購買美白產品除了要看產品中是否含有效的美白成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過敏,「使用前要先看皮膚狀況,如果有脫皮、疹子等等就不建議用,使用完後也要注意皮膚的反應,如有不適應諮詢醫師。」 酸類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果酸和杏仁酸。這類產品具有去角質、加速皮膚代謝的效果,因此能讓皮膚亮白,但李美青表示,去角質也是種刺激,過度會引發泛紅、乾燥、搔癢、刺痛等問題,尤其長輩皮膚相對脆弱、乾燥更容易產生不適,因此建議1~2週使用一次即可。 李美青也指出,這類酸類產品使用後會增加皮膚對陽光敏感及曬傷,因此使用後更要注意防曬, 否則容易誘發黑斑和黑色素沉澱,「美白的前提就是要做好防曬,沒有防曬擦再多都枉然。」如果已經擦了美白保養品,要出門時可直接塗抹防曬乳,但皮膚有過敏、傷口、濕疹就不要使用。「其實做好保濕,皮膚水分充足,也可以有透亮雪白的肌膚,」李美青說。 美白不要DIY 小心變更黑 聽到許多不正確的美白方式,例如用小黃瓜敷臉,最後反而曬傷脫皮。李美青指出,用蔬果美白常會有光敏感的問題,曬到陽光反而會曬傷、色素沉澱。這類的蔬果包括紅蘿蔔、柳丁、檸檬、柚子、九層塔等等。(延伸閱讀:想美白?小心5大地雷食物) 張宜菁也指出,除了防曬和少吃感光類的食物,若是皮膚發炎,如濕疹、痘痘等情況發生,要盡快看醫師、將病情控制,「皮膚發炎後會有黑色素沉澱,雖然會慢慢淡掉,但需要一段時間。」另外也不要亂吃賀爾蒙藥物如避孕藥,因為體內賀爾蒙改變會跟黑斑色素形成有關。 但兩位醫師都指出,美白不用DIY,現在的美白產品不貴,加上醫美已經很進步,所以如果經濟許可,可以選擇醫美。 醫美搭配美白產品 效果更好 醫美美白時下最流行的就是雷射。李美青指出,現在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從以前雷射(奈秒)到現在皮秒雷射,不會痛、沒有傷口、沒有修復期,能促進膠原蛋白再生。張宜菁也指出,皮秒雷射施打後,剛施打時會有顯著的美白效果,而施打後的幾個月都能持續有效。(延伸閱讀:哪些雷射療程可以夏天打?一張表格告訴你) 但張宜菁提醒,如果做雷射療程之前沒有先讓專科醫師檢視皮膚,風險可能會相當大。黑斑分成許多不同的種類,例如顴骨母斑、太田母斑、肝斑、雀斑、老人斑、曬斑等等,其形成原因也不盡相同。有的比較深層,有的比較淺層;有的屬於黑色素、有的屬於角化增厚。因此在雷射療程之前,醫師需要仔細了解黑斑狀況;進行下一次療程前,也最好能觀察皮膚對上次雷射的反應如何。 雷射種類五花八門,不管是皮秒雷射、紅寶石、銣雅鉻、鉺雅鉻、飛梭雷射、脈衝光,還是讓醫師從診斷開始、安排適合施打的療程與劑量,「追求最新、或最流行的雷射,不見得能解決自己的黑斑問題,還有可能讓黑斑變深」。另外,雷射療程後都有反黑的風險,術後的防曬與保養也是很重要的。
美白產品也可以跟醫美搭配,李美青指出,美白產品最好的使用時間就是醫美術後的保養,能鞏固、強化醫美效果;張宜菁也認為,美白保養品只是輔助,最好的做法是保養品搭配醫美,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祖晴 3/24/2019 0 評論 【網路謠言破解】這樣敷臉不Ok!自由時報專訪張宜菁醫師2019-03-24 記者蕭喬云/報導 自由時報全文連結 : https://m.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76335 謠言1︰不能天天敷面膜? 解答:錯!並非每種面膜都不能天天敷,像保濕型面膜在皮膚沒有敏感發炎或破皮時,基本上可以天天使用。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解釋,一般膚質且皮膚無發炎、無傷口的前提下,如果皮膚沒有發生不適的症狀,是可以天天敷保濕型面膜的。但若美白、清潔等成分比較刺激的面膜則不建議,因為這些面膜中,有些成分可能會刺激皮膚或影響皮膚表層的皮脂膜,導致缺乏油脂,若皮膚保濕的油脂不夠,就會讓保養成效不佳。 同時張宜菁醫師也提醒,面膜就像是幫肌膚額外補充、加強臉部需要的營養,一般而言,雖然可天天敷,但建議每隔3天或是1週敷1次面膜即可。 謠言2︰敷面膜前一定要先去角質? 解答:錯!敷臉前不需要特別去角質,以免不小心造成皮膚出現傷口、膚況不穩定,敷臉時反而讓皮膚敏感、發炎。 張宜菁表示,多數人敷臉前會想要先去角質,以利後面面膜成分的吸收,但因為臉部皮膚很薄,去角質有可能會導致皮膚受損,出現細小傷口,而敷面膜是一種讓肌膚處於密封狀態下,加強吸收的保養方式,在皮膚有破損傷口、發炎的情況下敷臉,很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發炎和感染等問題。 張宜菁建議,除非是少數情況下,皮膚很會出油或角質很粗、厚者,否則敷臉前應避免去角質。 謠言3︰敷完臉後,應用清水沖掉臉上殘餘的精華液? 解答: 錯!面膜成分太多,目的也不同,應以產品上說明是否需要沖洗為主。 面膜因富含豐富的精華液,在敷完臉、撕下面膜後,多數面膜會有許多精華液殘留在臉上,有些人擔心不沖掉過於濃稠的精華液,會影響後續保養品吸收,但張宜菁解釋,面膜成分推陳出新,使用前應該注意閱讀面膜產品上標示的使用說明,照其建議的方式使用。 例如有些面膜產品建議勿沖洗,敷完就僅需將臉上的精華液塗抹均勻即可;有些面膜是建議可以在臉上停留一夜;還有些是建議敷完以後要沖洗,那就該以先沖洗乾淨為主。 謠言4︰面膜敷在臉上的時間越久越好?
解答:錯!長時間將面膜敷在臉上,不只不會增加成分吸收,也易讓皮膚長時間處於封閉悶熱的情況下出現過敏、發紅。 張宜菁指出,不同面膜產品皆需要遵照產品使用說明,在適當的時間取下以及將臉清潔乾淨,否則不但不能為肌膚補充營養,甚至會傷害皮膚。例如泥狀、撕剝型面膜主要是加強潔淨感,使用過久可能會有讓皮膚受刺激、變得敏感或乾燥。而片狀面膜若敷過長時間,也可能增加對皮膚的刺激。 張宜菁也解釋,敷面膜就是一種暫時、快速的給予臉部肌膚一定程度的營養,但無法長期停留,敷完臉之後,她建議可以塗抹保濕乳液進行鎖水的保養,但不要誤以為將面膜敷久一點,就一定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8/3/2018 0 評論 【打造夏日不脫妝妝容】認識自我膚質 自由時報生活周刊專訪全文連結 : http://m.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3
2018-07-08 記者蕭喬云/報導 達人出列 張宜菁/北醫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美國哈佛皮膚科與雷射美容研究員,專長精緻自然微整形注射、黑斑皺紋疤痕等雷射治療、音波拉皮、皮膚保養與疾病診治。部落格:www.changskinlaser.com 凱鈞/肌膚美學專家 GIORGIO ARMANI彩妝設計師、於亞洲各地分享美妝資訊,各大時尚流行節目擔任保養美妝達人,著有《越熱越美麗!凱鈞老師的抗熱美肌祕笈》ㄧ書。FB:凱鈞老師 想要認識自己的膚質除了借助肌膚檢測儀,醫師張宜菁與彩妝師凱鈞要教大家如何透過肉眼觀察、手觸臉部肌膚和上妝狀況,簡易辨別自我膚質。 依據臉部表皮含水度和油質分泌量大致可將膚質分為:「中性」、「乾性」、「油性」、「混合性」,張宜菁表示,中性肌因油水平衡,皮膚基本上不會有出油、泛紅、脫皮等問題,看起來皮膚細緻,不太有毛孔;乾性肌則會有細紋、脫皮、乾癢、濕疹的現象。多數人可能會混淆中性與乾性肌,因為兩者看來毛孔都較細緻且不易長粉刺,也不會有出油的問題,凱鈞表示此時也可透過肌膚觸感辨識,如果是中性肌摸起來會平滑,乾性肌則是粗糙,及洗完臉後,臉有明顯緊繃感都是乾性肌的表現,上妝時也會出現妝不服貼、卡粉的問題,而中性肌則不會有明顯的上妝問題。 油性肌的人易毛孔粗大、滿臉油光、長白頭與黑頭粉刺,典型油性肌全臉都會有這問題,而混合肌則是包含油性肌與乾性肌徵狀,額頭、眉心、鼻側、下巴會有毛孔粗大、泛油光、長粉刺等問題,兩頰則像乾性肌有脫皮、細紋、乾癢等現象。油性肌在上妝時會發現,即使上了粉毛孔仍明顯,化完妝不久就滿臉油光且易脫妝。 敏感肌則是綜合性,意指上述膚質都可能同時又是敏感肌,常見的表現有臉上出現泛紅、起紅疹子、脫屑等,甚至摸臉時會有刺痛或癢的感覺,上妝時則因為角質較不健康所以會出現粉痕明顯、脫皮、浮粉的問題。張宜菁強調造成敏感肌的原因很多,例如乾性肌因肌膚容易受氣候等外在環境改變而受到刺激,是常見的敏感肌族群,但仍有許多敏感肌者是因本身過敏性體質、異味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等導致。 近年來更出現因太過頻繁施打「高能量雷射」而成為敏感肌的人,張宜菁表示雷射是用來治療如黑斑暗沉、泛紅血絲 、痘疤、皺紋等問題(須透過專業醫師操作),在皮膚外觀無問題卻將定期施打雷射做為保養皮膚的方式,並沒有具體幫助,且未經專業醫師評估而常施打雷射,易讓皮膚接觸過多熱而變得敏感,因此,若為敏感肌者,建議尋求醫師協助尋找敏感來源,才能夠有效解決肌膚問題。 透過一些簡單的步驟了解自己的膚質後,凱鈞表示不論是哪一種膚質,要挑戰夏日不脫妝都需做好妝前保養(保濕與滋潤)和防曬保護,才能為後續的上妝打好基底,而張宜菁補充,在夏日防曬產品的挑選上,要同時能防護紫外線B(UVB)和紫外線A(UVA),因此挑選防曬產品時不只要顧慮SPF(針對UVB的防曬係數),同時也要選擇PA(針對UVA防護等級)2個+以上的產品,才能有效防曬與避免紫外線造成肌膚老化。接下來就跟著專家建議,依照不同膚質挑選合適自己的保養品和彩妝品,一起挑戰夏日不脫妝吧! 7/8/2018 0 評論 【打造夏日不脫妝妝容】混合肌 自由時報專訪記者蕭喬云/報導
全文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8news.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8 達人出列 Tim/牛爾達人團隊保養專家 擁有資深美容顧問背景,了解各膚質、年齡的肌膚保養方式,經常在美妝節目、國內外的保養巡迴講座分享美容保養概念。 混合肌的T字部位易出油、妝容易上不去,兩頰又乾燥易浮粉。想要好上妝,Tim老師表示混合肌妝前保養首重輕薄且帶有滋潤度,勿塗抹太多保養品,否則妝會不服貼、易結塊。但若只上化妝水和精華液,沒多久就會發現肌膚的紋路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嘴角兩側、眼周,主因是夏日在冷氣房,皮膚易缺水加上肌膚偏乾,浮粉的問題就更明顯。 混合肌的人建議妝前保養可用化妝水與美容油,並針對T字部位、兩頰加強,例如上化妝水時可用化妝棉,以小螺旋狀的方式擦拭全臉,幫助肌膚拋光且補充保水度,讓角質變平整,並可在容易有角質堆積的T字部位多擦1次。接著滴1、2滴美容油於掌心溫熱,按壓在雙頰上。 |
網 站 目 錄北醫美容醫學中心門診:
(週一&週五下午、週二&週六上午) 預約美容門診請傳訊息: www.facebook.com/Drchangskinlaser 美醫中心TEL: (02)6636-7135 或 LINE: tmuhbeauty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2號2樓第三醫療大樓2樓皮膚科 No 252 Wuxing Street Sinyi District Taipei 膚質管理|除皺拉提|美白除斑|酒糟油痘|毛孔痘疤 肉毒桿菌素注射、染料雷射、Fraxel 飛梭雷射、皮秒雷射、鳳凰電波、美國音波、除毛雷射、脈衝光、紅寶石雷射、果酸換膚、體雕減脂等 北醫皮膚科門診 :
(週一&週五上午、週二下五、週三晚上) 皮膚科掛號: www.tmuh.org.tw/service/regist/11/110008 MRT: 淡水信義線: 世貿101站步行10分鐘,板南線: 市政府站(北醫接駁車) Red line (Taipei 101 station), walk for 10 minutes Blue line (Taipei City Hall station), take TMUH shuttle BUS: 1, 22, 33, 37, 226, 288, 承德幹線 |
What Our Patients Are Saying 心得分享在醫師的指導之下,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臉上泛紅跟黑斑的治療方式,亦精確了解後續雷射療程,如何作用在自己身上,過程具專業解說,後續且伴隨有效率的追蹤,讓我感覺很安心。感謝醫生及團隊。
佳莉 在醫師的巧手下,我發現微整形居然讓我找回了手機舊照片中年輕時的自己。因為是自己的樣子、不用成為別的樣子,所以現在每天照鏡子時,充滿了幸福感呢^^~ S. F. Hello, I am a patient who is from California in the US. I have travelled to Taiwan for this particular skin treatment (fraxal) because the doctor is so amazing. In the past, I have tried so many luxury skincare lines, acid peels, microdermabrasion, and other such treatments for my acne and acne scarring. However, NONE of them can even compare to the wonderful effectiveness of this doctor. She has helped me so very much and I am extremely grateful. I cannot recommend her enough. She is the best and will give you the skin results you have always wanted. Definitely worth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for! Henry Hsu Dr. Chang is precise and punctual. It's easy to see that he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 outstanding. I couldn't be in better hands. Thank you! K. Kuo "Dr. Chang is amazing at her work and was very attentive to my needs. I a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Carolina, and I came to Taipei on a business trip with my husband. Dr. Chang was very informative and knowledgeable and explained everything to me in terms that I could understand. I met with Dr. Chang because of issues with fine lines and wrinkles, sun damage and an uneven skin tone. I received Fraxel Laser to my face and also Restylane injections to my chin, lips and under my eyes. I am extremely pleased with my results because they look very natural!!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Dr. Chang." Theresa K. "I scheduled Dr .Chang's cosmetic clinic during my short stay in Taipei. After having VBeam laser, my overall skin texture and clarity seems a lot better than pre-treatmen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my next trip back and will surely come back for another round." J.C 美容醫學療程效果因人而異,術後可能有風險與副作用。術前請諮詢專業醫師,並注重術後照護。
雷射等美容醫學光電治療後可能有皮膚紅腫、黑色素沉澱、皰疹復發、灼傷等副作用 電波或音波治療後可能有泛紅、水腫、緊繃感。少數情況有水泡、燙傷、疤痕、神經麻痺、泡疹復發等副作用。 玻尿酸注射後可能瘀青、紅腫、腫塊、泡疹復發、皮膚壞死、感染等副作用。 肉毒桿菌素注射術後可能有表情不自然、頭痛、眉形變、眼皮下垂等副作用。 倍克脂注射術後可能有瘀青、腫脹、疼痛、毛髮脫落、吞嚥困難、皮膚局部壞死、感染、神經受傷等副作用。 冷凍減脂或超音波溶脂術後可能有皮膚的溫度傷害(凍傷或灼傷)、神經感覺異常、皮膚紅腫等副作用。 張宜菁醫師網站QR
張宜菁醫師FB粉絲頁QR |
Copyright I-Jing Chang M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文章與圖片為張宜菁醫師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本網站文章與圖片為張宜菁醫師版權所有,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