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張宜菁醫師|前哈佛大學研究員/北醫美容中心主任 Dr. I-JING CHANG DERMATOLOGIST TAIPEI COSMETIC CLINIC
  • 首頁
  • ENGLISH
  • 醫師簡介
  • 預約門診
  • 媒體專訪
  • 鳳凰電波
  • 雷射光療
  • 痘痘&痘疤
  • 微整理念
  • 肉毒除皺
  • 微整案例
  • 下巴消脂
  • 美白抗老
  • 皮膚疾病
  • 首頁
  • ENGLISH
  • 醫師簡介
  • 預約門診
  • 媒體專訪
  • 鳳凰電波
  • 雷射光療
  • 痘痘&痘疤
  • 微整理念
  • 肉毒除皺
  • 微整案例
  • 下巴消脂
  • 美白抗老
  • 皮膚疾病
Search by typing & pressing enter

YOUR CART

7/23/2021 0 評論

民視樂活醫學堂錄影「上班族高效率皮膚保養」

身為忙碌的上班族,該怎麼輕鬆有效率的保持皮膚的健康與亮澤呢?快來聽聽北醫美容醫學中心張宜菁主任的分享!
主持人王暐婷
圖片
0 評論

7/23/2021 0 評論

民視樂活醫學堂錄影 您有做對防曬工作嗎?

預防勝於治療,防曬是抗老化、抗斑、預防皮膚癌的關鍵策略。可是該怎麼挑選防曬乳、怎麼做防曬才有效呢? 防曬乳的發明史與未來趨勢為何? 聽聽張宜菁主任的分享。
民視樂活醫學堂節目,主持人王暐婷,來賓陳亮穎。
0 評論

7/22/2021 0 評論

如何正確攝取維他命D呢? 聽聽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建議與實證

點選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原文連結: https://bit.ly/3y8kLPn

  • 來自太陽和助曬機的紫外線UV會導致皮膚癌,AAD不建議從陽光或助曬機獲得維生素D。這當中包括了「黑色素癌」,一種可能致命的皮膚癌。​
​
  • 為預防紫外線誘發的皮膚癌,AAD建議民眾做好防曬工作﹕找尋騎樓與樹蔭等遮蔽陽光的路線、衣服覆蓋皮膚、未覆蓋的皮膚則塗上SPF大於30的廣效型防水防曬霜。
​
  • AAD建議從健康飲食中獲取維生素D,如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食品和飲料、及 #維生素D補充劑。

  • 雖然維生素D對健康的骨骼很重要,也有些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降低癌症發病率、癌症死亡、提高癌症存活率。但是其他研究尚未能夠確切證實維生素D與癌症的關聯性。
​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根據目前鈣和維生素D在骨骼健康的科學實證,建議每日維生素D的膳食攝取量(RDA):國際單位(IU)
​
  1. 400 IU 適用於 0-1 歲的嬰兒/兒童
  2. 600 IU 適用於1-70歲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
  3. 800 IU 適用於 71 歲以上的成年人 
  4. 維生素D攝入量不應超過每天4000 IU

(每個人從太陽接受的維生素D量並不一樣,而紫外線又有導致皮膚癌的風險,因此NAM的RDA是基於接受最少或沒有陽光照射的人的建議。)
 
參考資料 :
 
Related AAD resources
  • Skin Cancer Resource Center


1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Report on carcinogens, 14th ed: Ultraviolet-radiation-related exposures. 2016.
2 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No. 100D. IARC Working Group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Lyon (FR):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2.
3 O'Sullivan DE, Brenner DR, Demers PA, et al. Indoor tanning and skin cancer in Canada: A meta-analysis and attributable burden estimation. Cancer Epidemiol. 2019;59:1-7. doi:10.1016/j.canep.2019.01.004
4 Colantonio S, Bracken MB, Beecker J. The association of indoor tanning and melanoma in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0:847–57.
5 Boniol M, Autier P, Boyle P, Gandini S. Cutaneous melanoma attributable to sunbed u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2 Jul 24;345:e4757.
6 Arnold M, Kvaskoff M, Thuret A, Guenel P, Bray F and Soerjomatarm I. Cutaneous melanoma in France in 2015 attributabl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the use of sunbed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6, 2018. https://doi.org/10.1111/jdv.15022
7 Arnold M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utaneous melanoma attributabl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2012. Int J Cancer. 2018 April. https://doi.org/10.1002/ijc.31527.
8 Parkin DM, Mesher D and Sasieni P. Cancers attributabl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xposure in the UK in 2010.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1. 105 (S66–S69). doi: 10.1038/bjc.2011.486.
9 Goulão B, Stewart F, Ford JA, MacLennan G, Avenell A. Cancer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Am J Clin Nutr. 2020 Mar 1;111(3):729-730]. Am J Clin Nutr. 2018;107(4):652-663. doi:10.1093/ajcn/nqx047
10 Freedman DM, Looker AC, Abnet CC, Linet MS, Graubard BI.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nd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NHANES III study (1988- 2006). Cancer Res 2010;70(21):8587-97.
11 Pilz S, Kienreich K, Tomaschitz A, Ritz E, Lerchbaum E, Obermayer-Pietsch B, Matzi V, Lindenmann J, Marz W, Gandini S, Dekker JM. Vitamin d and cancer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ticancer Agents Med Chem. 2013 Jan 1;13(1):107-17.
12 Bjelakovic G, Gluud LL, Nikolova D, Whitfield K, Krstic G, Wetterslev J, Gluud C.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prevention of cancer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Jun 23;6:CD007469.
13 Mondul AM, Weinstein SJ, Layne TM , Albanes D. Vitamin D and Cancer Risk and Mortality: State of the Science, Gaps, and Challenges. Epidemiologic reviews 2017:1-21.
14 Ross AC, Manson JE, Abrams SA, Aloia JF, Brannon PM, Clinton SK, et al. The 2011 Report on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from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What Clinicians Need to Know.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Nov 29 2010 (epub ahead of print)
15 Institute of Medicine. 2011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0 評論

7/22/2021 0 評論

美國皮膚科專家發現民眾有過度使用果酸保養品問題

文/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宜菁醫師

兩位美國專攻美容醫學的皮膚科女醫師Dr. Lily Talakoub與Dr. Naissan O. Wesley近期發現,一般市售的果酸美容保養品濃度不能高於30%,但在網路上卻可能直接買得到專業使用的、甚至濃度快高達70%的果酸產品。不當使用下,民眾的皮膚陸續出現許多問題!

若過度使用果酸產品、會對皮膚造成什麼影響?
 
這是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大家本來希望用果酸產品來幫助去角質與美白。倘若過度使用、或用了高濃度的果酸,恐怕會導致皮膚的傷害,例如乾屑脫皮、紅腫發炎、刺痛敏感,與黑色素沉澱、留下疤痕!尤其許多民眾並不瞭解自己目前的皮膚,是否處於乾燥受損的狀態,甚至還合併使用含A酸、對苯二酚、與其他的酸類產品,更可能讓上述情況雪上加霜 !
 
什麼是果酸(α-hydroxy acid)? 它對皮膚保養的功效為何?
 
果酸是一種帶有羧基的有機酸。其種類眾多,含羧酸、乳糖酸、杏仁酸、酒石酸、檸檬酸等。果酸可以鬆開表面的角質細胞、增進其他保養品成分的吸收,也可以抑制細胞內的酪胺酸脢、以減少黑色素生成,它也有刺激真皮的膠原蛋白新生的功效。因此,被廣泛應用在改善皮膚老化、皺紋、粉刺、青春痘、黑斑、暗沉與粗糙上。

果酸造成皮膚脫皮的程度,會跟其濃度、成分、酸鹼pH值有關。
 
我該如何正確使用果酸保養品?
 
首先,國內衛生福利部針對果酸化妝保養品,訂定明確的規範、把關管理,大家也可以上政府網站查詢。在國外網路商店販售的保養品,比較難了解各國政府對於市售保養品成分、pH酸鹼值、包裝、效期等相關規定。
 
建議大家在使用果酸等酸類保養品之前,先確實做好日常的溫和清潔、保濕工作,並跟專業醫師討論自己的黑斑、暗沉問題,是否適合使用果酸。若您的膚質真的不適合用果酸產品,醫師也可能建議您運用皮秒雷射、淨膚雷射、彩衝光、非剝皮式的飛梭雷射等療程,或其他具美白成分的家用保養品、如左旋維生素C、麴酸、甘草根提取物、鞣胺酸等。最後也提醒大家,使用果酸的期間,也要注意防曬,避免黑色素沉澱的發生。


 
台灣衛生福利部關於果酸保養品之公告:https://www.mohw.gov.tw/cp-3200-22170-1.html
0 評論

12/7/2019 0 評論

全方位防曬-陽光不咬人 (本文已刊登於聯合新聞網)

圖片
聯合新聞網本文連結: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45/343151  

【聯合報/張宜菁/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醫師】

防曬,對皮膚癌症、老化、黑斑、曬傷的預防,非常重要。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你怎樣選擇?

陽光中傷害皮膚的紫外線,依波長分成UVA(320~400奈米)與UVB (290~320奈米)兩種。UVA對皮膚的傷害不易察覺,卻可以導致皮膚老化與皮膚癌。因此,兼顧UVA與UVB的配方,已成為新時代防曬品的必備條件。

為提供正確訊息,最近美國FDA要求市面上防曬品標示,須符合三大規定︰(一)不准標示大於50以上的SPF數值,(二)標明紫外線UVA的防護力,(三)禁止包括「阻絕陽光」(Sunblock)、「防水」(Waterproof)、「防出汗」(Sweatproof),與「全日長效防護」(All-day-protection)等會誤導消費者的標示。


SPF係數越高越有效嗎?

防曬品包裝上的「SPF係數」,主要是對紫外線中「UVB」的保護力。UVB對肌膚的危害,最明顯的是曬傷,也可能致皮膚癌。SPF 30的防曬品過濾UVB的效果已經不錯,可濾掉日光裡97%的UVB;SPF 50則可濾掉98%的UVB。比SPF 50數值更高的防曬乳,效果增加有限,反而增加油膩感。競爭激烈的市場上,SPF數字年年攀高,曾有廠商甚至想推出三位數以上SPF的產品。為了導正觀念,FDA將禁止標示SPF 50以上的數值。

怎麼判斷防曬乳的UVA防護力? 

英、澳、日、美等國家,各有一套標準。經過漫長研究,美國FDA將採用四星級的標示。原則上,三顆星與四顆星的,保護力較足夠。台灣大多沿用日本的「PA值」標示。相較於FDA,「PA值」是直接在人體皮膚上測試所得,也值得參考。

哪些防曬成分能過濾掉UVA?目前已研發的,有氧化鋅、二氧化鈦,Avobenzone, Oxybenzone, Mexoryl, Helioplex等。


標示「阻絕陽光、防水、長效」的比較好嗎?

針對喜愛戶外運動的族群,許多產品標榜「防水」、「防出汗」,有些更強調可完全阻絕陽光(Sunblock)。部分消費者以為塗了這些強效防曬乳後,連續曬好幾個小時也安全無虞。

其實,防曬品很難完全防水、或是在皮膚上長時間不耗損、變質。若沒有定時補充防曬劑,等於容許紫外線直接傷害肌膚,相當危險。

有鑑於此,FDA才會禁止這些標示。出汗的季節,防曬乳容易脫落。進行水上活動時,陽光經由水的反射,能量會放大。在這些時刻,得更勤於補塗防曬乳。


全方位的防曬策略

依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的指導方針,出門前半小時就要塗好防曬乳,每兩小時補塗一次。以台灣的日照量,我們需要SPF 30以上的防曬乳。若擔心擦防曬乳會長痘痘、困擾你上妝,可挑選標示不導致粉刺(Non-Comedogenic)、清爽型的配方。UVA能穿透玻璃,坐在窗邊或開車時,記得防曬。

防曬乳再好,都只能降低紫外線進去皮膚的量。想真正做好防曬,還是要減少肌膚暴露在陽光下的機會。比較實際的作法是,縮短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的外出時間、走騎樓或樹蔭。撐洋傘、戴帽子,或運用專業的防曬衣物。
圖片
0 評論

7/20/2019 0 評論

美白只擦保養品?搭配這個才最有效

本文已刊登於康健雜誌,連結: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9876

2019/07/18 · 作者 / 陳蔚承 · 出處 / Web only

夏天除了防曬黑,許多人更關心如何讓皮膚變得更白皙亮麗。現在市面上的美白產品眾多,但國外傳出美白產品的成分可能致癌,這是真的嗎?除了防曬、擦美白產品,其實「這樣做」才最有效。
美白產品致癌?專家:機率相當低
國外美白產品致癌的新聞,成分大致可分為3種: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水銀(mercury)、乙二胺四乙酸(EDTA)。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長庚診所美容醫學中心副主任李美青指出,水銀、乙二胺四乙酸,都不得添加在美白產品中,「苯二酚是藥品成分,是處方用藥,一般人買不到。」李美青也補充,苯二酚對肝斑有幫助,但一旦停用會反彈。(延伸閱讀:美白產品添加汞、添加重金屬?消費者如何自保?)
​
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主治醫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指出,雖然有老鼠實驗發現,高濃度的對苯二酚有增加癌症的風險,但對人類的癌症風險仍無法證實,對苯二酚藥膏,在台灣與美國等國家,是醫師處方用藥。使用對苯二酚藥膏要照醫師指示,塗藥的部位比較容易曬傷,必須做好防曬,因此建議民眾在夜間使用。


美白產品成分達13種 購買前先看清楚美白產品百百種,但要有美白成分才有效。張宜菁指出,美白產品目前衛服部核可的成分有13種,大都會針對黑色素合成要素酪胺酸酶(tyrosinase)來進行抑制、阻斷和合成。
張宜菁整理了幾種常見的美白成分及其功效:
 
看成分,就能看出美白產品以酸類為主,因此張宜菁指出,購買美白產品除了要看產品中是否含有效的美白成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過敏,「使用前要先看皮膚狀況,如果有脫皮、疹子等等就不建議用,使用完後也要注意皮膚的反應,如有不適應諮詢醫師。」

酸類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果酸和杏仁酸。這類產品具有去角質、加速皮膚代謝的效果,因此能讓皮膚亮白,但李美青表示,去角質也是種刺激,過度會引發泛紅、乾燥、搔癢、刺痛等問題,尤其長輩皮膚相對脆弱、乾燥更容易產生不適,因此建議1~2週使用一次即可。
​
李美青也指出,這類酸類產品使用後會增加皮膚對陽光敏感及曬傷,因此使用後更要注意防曬, 否則容易誘發黑斑和黑色素沉澱,「美白的前提就是要做好防曬,沒有防曬擦再多都枉然。」如果已經擦了美白保養品,要出門時可直接塗抹防曬乳,但皮膚有過敏、傷口、濕疹就不要使用。「其實做好保濕,皮膚水分充足,也可以有透亮雪白的肌膚,」李美青說。
美白不要DIY 小心變更黑

聽到許多不正確的美白方式,例如用小黃瓜敷臉,最後反而曬傷脫皮。李美青指出,用蔬果美白常會有光敏感的問題,曬到陽光反而會曬傷、色素沉澱。這類的蔬果包括紅蘿蔔、柳丁、檸檬、柚子、九層塔等等。(延伸閱讀:想美白?小心5大地雷食物)
(少吃些感光性食物如檸檬、柳丁等等,可以防止曬黑。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張宜菁也指出,除了防曬和少吃感光類的食物,若是皮膚發炎,如濕疹、痘痘等情況發生,要盡快看醫師、將病情控制,「皮膚發炎後會有黑色素沉澱,雖然會慢慢淡掉,但需要一段時間。」另外也不要亂吃賀爾蒙藥物如避孕藥,因為體內賀爾蒙改變會跟黑斑色素形成有關。
但兩位醫師都指出,美白不用DIY,現在的美白產品不貴,加上醫美已經很進步,所以如果經濟許可,可以選擇醫美。


醫美搭配美白產品 效果更好

醫美美白時下最流行的就是雷射。李美青指出,現在技術已經相當進步,從以前雷射(奈秒)到現在皮秒雷射,不會痛、沒有傷口、沒有修復期,能促進膠原蛋白再生。張宜菁也指出,皮秒雷射施打後,剛施打時會有顯著的美白效果,而施打後的幾個月都能持續有效。(延伸閱讀:哪些雷射療程可以夏天打?一張表格告訴你)
​
但張宜菁提醒,如果做雷射療程之前沒有先讓專科醫師檢視皮膚,風險可能會相當大。黑斑分成許多不同的種類,例如顴骨母斑、太田母斑、肝斑、雀斑、老人斑、曬斑等等,其形成原因也不盡相同。有的比較深層,有的比較淺層;有的屬於黑色素、有的屬於角化增厚。因此在雷射療程之前,醫師需要仔細了解黑斑狀況;進行下一次療程前,也最好能觀察皮膚對上次雷射的反應如何。
雷射種類五花八門,不管是皮秒雷射、紅寶石、銣雅鉻、鉺雅鉻、飛梭雷射、脈衝光,還是讓醫師從診斷開始、安排適合施打的療程與劑量,「追求最新、或最流行的雷射,不見得能解決自己的黑斑問題,還有可能讓黑斑變深」。另外,雷射療程後都有反黑的風險,術後的防曬與保養也是很重要的。
美白產品也可以跟醫美搭配,李美青指出,美白產品最好的使用時間就是醫美術後的保養,能鞏固、強化醫美效果;張宜菁也認為,美白保養品只是輔助,最好的做法是保養品搭配醫美,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祖晴
0 評論

3/24/2019 0 評論

【網路謠言破解】這樣敷臉不Ok!自由時報專訪張宜菁醫師

2019-03-24   記者蕭喬云/報導  自由時報全文連結 : https://m.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76335

謠言1︰不能天天敷面膜?

解答:錯!並非每種面膜都不能天天敷,像保濕型面膜在皮膚沒有敏感發炎或破皮時,基本上可以天天使用。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解釋,一般膚質且皮膚無發炎、無傷口的前提下,如果皮膚沒有發生不適的症狀,是可以天天敷保濕型面膜的。但若美白、清潔等成分比較刺激的面膜則不建議,因為這些面膜中,有些成分可能會刺激皮膚或影響皮膚表層的皮脂膜,導致缺乏油脂,若皮膚保濕的油脂不夠,就會讓保養成效不佳。

同時張宜菁醫師也提醒,面膜就像是幫肌膚額外補充、加強臉部需要的營養,一般而言,雖然可天天敷,但建議每隔3天或是1週敷1次面膜即可。

謠言2︰敷面膜前一定要先去角質?


解答:錯!敷臉前不需要特別去角質,以免不小心造成皮膚出現傷口、膚況不穩定,敷臉時反而讓皮膚敏感、發炎。
張宜菁表示,多數人敷臉前會想要先去角質,以利後面面膜成分的吸收,但因為臉部皮膚很薄,去角質有可能會導致皮膚受損,出現細小傷口,而敷面膜是一種讓肌膚處於密封狀態下,加強吸收的保養方式,在皮膚有破損傷口、發炎的情況下敷臉,很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發炎和感染等問題。

張宜菁建議,除非是少數情況下,皮膚很會出油或角質很粗、厚者,否則敷臉前應避免去角質。

謠言3︰敷完臉後,應用清水沖掉臉上殘餘的精華液?

解答: 錯!面膜成分太多,目的也不同,應以產品上說明是否需要沖洗為主。

面膜因富含豐富的精華液,在敷完臉、撕下面膜後,多數面膜會有許多精華液殘留在臉上,有些人擔心不沖掉過於濃稠的精華液,會影響後續保養品吸收,但張宜菁解釋,面膜成分推陳出新,使用前應該注意閱讀面膜產品上標示的使用說明,照其建議的方式使用。

例如有些面膜產品建議勿沖洗,敷完就僅需將臉上的精華液塗抹均勻即可;有些面膜是建議可以在臉上停留一夜;還有些是建議敷完以後要沖洗,那就該以先沖洗乾淨為主。

敷到面膜乾掉,再拿起來好了。(自由時報)
敷完臉後臉好黏,先沖掉精華液再繼續保養吧?(自由時報)
我剛剛忘記去角質,是不是面膜吸收會不好啊?(自由時報)
謠言4︰面膜敷在臉上的時間越久越好?
解答:錯!長時間將面膜敷在臉上,不只不會增加成分吸收,也易讓皮膚長時間處於封閉悶熱的情況下出現過敏、發紅。


張宜菁指出,不同面膜產品皆需要遵照產品使用說明,在適當的時間取下以及將臉清潔乾淨,否則不但不能為肌膚補充營養,甚至會傷害皮膚。例如泥狀、撕剝型面膜主要是加強潔淨感,使用過久可能會有讓皮膚受刺激、變得敏感或乾燥。而片狀面膜若敷過長時間,也可能增加對皮膚的刺激。

張宜菁也解釋,敷面膜就是一種暫時、快速的給予臉部肌膚一定程度的營養,但無法長期停留,敷完臉之後,她建議可以塗抹保濕乳液進行鎖水的保養,但不要誤以為將面膜敷久一點,就一定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0 評論

8/3/2018 0 評論

【打造夏日不脫妝妝容】認識自我膚質 自由時報生活周刊專訪

全文連結 : http://m.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3
2018-07-08 記者蕭喬云/報導
全文連結 : http://m.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3
2018-07-08 記者蕭喬云/報導

達人出列


張宜菁/北醫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美國哈佛皮膚科與雷射美容研究員,專長精緻自然微整形注射、黑斑皺紋疤痕等雷射治療、音波拉皮、皮膚保養與疾病診治。部落格:www.changskinlaser.com

凱鈞/肌膚美學專家
GIORGIO ARMANI彩妝設計師、於亞洲各地分享美妝資訊,各大時尚流行節目擔任保養美妝達人,著有《越熱越美麗!凱鈞老師的抗熱美肌祕笈》ㄧ書。FB:凱鈞老師


想要認識自己的膚質除了借助肌膚檢測儀,醫師張宜菁與彩妝師凱鈞要教大家如何透過肉眼觀察、手觸臉部肌膚和上妝狀況,簡易辨別自我膚質。

依據臉部表皮含水度和油質分泌量大致可將膚質分為:「中性」、「乾性」、「油性」、「混合性」,張宜菁表示,中性肌因油水平衡,皮膚基本上不會有出油、泛紅、脫皮等問題,看起來皮膚細緻,不太有毛孔;乾性肌則會有細紋、脫皮、乾癢、濕疹的現象。多數人可能會混淆中性與乾性肌,因為兩者看來毛孔都較細緻且不易長粉刺,也不會有出油的問題,凱鈞表示此時也可透過肌膚觸感辨識,如果是中性肌摸起來會平滑,乾性肌則是粗糙,及洗完臉後,臉有明顯緊繃感都是乾性肌的表現,上妝時也會出現妝不服貼、卡粉的問題,而中性肌則不會有明顯的上妝問題。

油性肌的人易毛孔粗大、滿臉油光、長白頭與黑頭粉刺,典型油性肌全臉都會有這問題,而混合肌則是包含油性肌與乾性肌徵狀,額頭、眉心、鼻側、下巴會有毛孔粗大、泛油光、長粉刺等問題,兩頰則像乾性肌有脫皮、細紋、乾癢等現象。油性肌在上妝時會發現,即使上了粉毛孔仍明顯,化完妝不久就滿臉油光且易脫妝。

敏感肌則是綜合性,意指上述膚質都可能同時又是敏感肌,常見的表現有臉上出現泛紅、起紅疹子、脫屑等,甚至摸臉時會有刺痛或癢的感覺,上妝時則因為角質較不健康所以會出現粉痕明顯、脫皮、浮粉的問題。張宜菁強調造成敏感肌的原因很多,例如乾性肌因肌膚容易受氣候等外在環境改變而受到刺激,是常見的敏感肌族群,但仍有許多敏感肌者是因本身過敏性體質、異味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等導致。

近年來更出現因太過頻繁施打「高能量雷射」而成為敏感肌的人,張宜菁表示雷射是用來治療如黑斑暗沉、泛紅血絲
、痘疤、皺紋等問題(須透過專業醫師操作),在皮膚外觀無問題卻將定期施打雷射做為保養皮膚的方式,並沒有具體幫助,且未經專業醫師評估而常施打雷射,易讓皮膚接觸過多熱而變得敏感,因此,若為敏感肌者,建議尋求醫師協助尋找敏感來源,才能夠有效解決肌膚問題。

透過一些簡單的步驟了解自己的膚質後,凱鈞表示不論是哪一種膚質,要挑戰夏日不脫妝都需做好妝前保養(保濕與滋潤)和防曬保護,才能為後續的上妝打好基底,而張宜菁補充,在夏日防曬產品的挑選上,要同時能防護紫外線B(UVB)和紫外線A(UVA),因此挑選防曬產品時不只要顧慮SPF(針對UVB的防曬係數),同時也要選擇PA(針對UVA防護等級)2個+以上的產品,才能有效防曬與避免紫外線造成肌膚老化。接下來就跟著專家建議,依照不同膚質挑選合適自己的保養品和彩妝品,一起挑戰夏日不脫妝吧!


0 評論

7/8/2018 0 評論

【打造夏日不脫妝妝容】混合肌   自由時報專訪

記者蕭喬云/報導
全文連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8
news.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8

達人出列
Tim/牛爾達人團隊保養專家
擁有資深美容顧問背景,了解各膚質、年齡的肌膚保養方式,經常在美妝節目、國內外的保養巡迴講座分享美容保養概念。

混合肌的T字部位易出油、妝容易上不去,兩頰又乾燥易浮粉。想要好上妝,Tim老師表示混合肌妝前保養首重輕薄且帶有滋潤度,勿塗抹太多保養品,否則妝會不服貼、易結塊。但若只上化妝水和精華液,沒多久就會發現肌膚的紋路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嘴角兩側、眼周,主因是夏日在冷氣房,皮膚易缺水加上肌膚偏乾,浮粉的問題就更明顯。

混合肌的人建議妝前保養可用化妝水與美容油,並針對T字部位、兩頰加強,例如上化妝水時可用化妝棉,以小螺旋狀的方式擦拭全臉,幫助肌膚拋光且補充保水度,讓角質變平整,並可在容易有角質堆積的T字部位多擦1次。接著滴1、2滴美容油於掌心溫熱,按壓在雙頰上。

0 評論

7/8/2018 0 評論

【打造夏日不脫妝妝容】敏感肌   自由時報專訪

記者蕭喬云/報導
全文連結: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weekly/paper/1214885

針對敏感肌,凱鈞建議不論是保養或是美妝都要以最簡單的方式處理。妝前保養的部分,夏天只要選擇敏感性肌膚可用的化妝水與乳液即可。而底妝最重要的是要讓膚色均勻,因敏感肌容易因過敏或其他外來因素造成部分肌膚泛紅、長疹子等徵狀,為了減輕臉部肌膚負擔,凱鈞表示不一定要全臉上底妝,可選擇礦物性或抗敏感的遮瑕產品(筆、膏、乳),只在泛紅、黑眼圈的部位做局部遮瑕,底妝上完後可以保濕噴霧、礦泉噴霧穩定肌膚。其他彩妝的部分則因避免造成肌膚負擔,盡可能越少、越簡單越好,以及使用產品前一定要做肌膚敏感測試。

張宜菁也提醒,多數人常擔心美妝產品中含有「酒精」(alcohol)會對肌膚帶來刺激,但其實美妝產品中的酒精形式有很多,功能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做為溶劑,幫助產品中的成分能夠混合,或是增加產品穿透力、收斂等各種不同功能,故無法偏頗的說只要含有酒精就是不適合敏感肌使用,敏感肌選用產品時仍是以產品是否標榜為「低敏產品」即可。
防曬小教室

張宜菁表示,防曬部分則建議敏感肌者可挑選為物理性防曬的防曬產品,主成分內容為二氧化鈦或氧化鋅,兩者就像在肌膚上罩上保護膜來防曬,雖然缺點是塗後肌膚泛白明顯,但較不會刺激肌膚,若無上妝時也只需以一般洗面乳清洗即可。


0 評論
<<上一步

    作者

    醫美如何美感自然又安全,皮膚問題怎麼照顧,讓留學美國哈佛皮膚科的張宜菁醫師,提供您正確的醫療新知。
    預約美容醫學門診諮詢,請來電北醫美容醫學中心: (02)6636-7135, (02)27372181轉8215

    封存檔

    七月 2021
    十二月 2019
    七月 2019
    三月 2019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美容醫學療程效果因人而異,術後可能有風險與副作用。術前請諮詢專業醫師,並注重術後照護。

雷射等美容醫學光電治療後可能有皮膚紅腫、黑色素沉澱、單純皰疹復發、灼傷等副作用

電波或音波治療後可能有泛紅、水腫、緊繃感。少數情況有水泡、燙傷、疤痕、
神經麻痺、單純泡疹復發等副作用。

玻尿酸填充劑注射後可能有瘀青、紅腫、腫塊、單純泡疹復發、皮膚壞死、感染等副作用。

肉毒桿菌素注射術後可能有表情不自然、頭痛、眉形改變、眼皮下垂等副作用


倍克脂注射術後可能有瘀青、腫脹、疼痛、毛髮脫落、吞嚥困難、皮膚局部壞死、感染、神經受傷等副作用。

網站目錄 (點選進入各主題) 

雷射光療  鳳凰電波  痘痘痘疤  美白抗老 

微整理念  肉毒除皺  微整案例  下巴消脂  

醫師簡介  預約門診  皮膚疾病  體雕溶脂  ​ 
到張宜菁醫師FB粉絲頁留言預約美容門診
預約綺顏診所微整形拉提門診
預約北醫美容雷射及痘疤門診 ​
book an appointment: CHANGSKINLASER@GMAIL.COM

張醫師美容門診位在台北市中心2個分點 :

1. 綺顏診所 Face Clinic

週三下午微整形拉提門診/ Wedsday afternoon Clinic

預約此門診請來信或傳訊息至張醫師FB:www.Facebook.com/Drchangskinlaser
changskinlaser@gmail.com

Booking by EMAIL: changskinlaser@gmail.com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9號2樓
2F, No 109, Sec 4, RenAi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捷運 MRT:
​
​忠孝敦化站6號出口步行2分鐘

(Blue line to Zhongxiao Dunhua Station Exit No.6 and walk for 2 minutes)

2.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  TMUH Aesthetic Medical Center

週一/ 週五下午、週二/ 週六上午美容醫學門診
Mon/ Fri afternoon,Tue/ Sat morning Cosmetic Clinic  

預約此門診請來電或傳訊息至張醫師FB:
www.facebook.com/Drchangskinlaser

 (02)66367135
​ 

Booking by EMAIL: changskinlaser@gmail.com
圖片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2號北醫附設醫院第3醫療大樓2樓皮膚科門診區
No 252 Wuxing Street Sinyi District Taipei


捷運 MRT :

淡水信義線-世貿101站 
步行10分鐘達本院 
(桃園中正機場捷運可於北門站轉捷運淡水信義線)
(Red Line to Taipei 101, and walk for 10 minutes)

板南線-市政府站
搭北醫附設醫院接駁車到本院
 (Blue Line to Taipei City Hall Station Exit No 2, and take TMU shuttle bus)

公車 BUS :
​
台北醫學大學站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1, 22, 33, 37, 226, 266,288, 承德幹線, 藍5 

What Our Patients Are Saying
心得分享

在醫師的指導之下,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臉上泛紅跟黑斑的治療方式,亦精確了解後續雷射療程,如何作用在自己身上,過程具專業解說,後續且伴隨有效率的追蹤,讓我感覺很安心。感謝醫生及團隊。

佳莉


在醫師的巧手下,我發現微整形居然讓我找回了手機舊照片中年輕時的自己。因為是自己的樣子、不用成為別的樣子,所以現在每天照鏡子時,充滿了幸福感呢^^~

S. F.

Dr. Chang is precise and punctual. It's easy to see that he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 outstanding. I couldn't be in better hands. Thank you!

K. Kuo

 
"Dr. Chang is amazing at her work and was very attentive to my needs. I a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Carolina, and I came to Taipei on a
business trip with my husband. Dr. Chang was very informative and knowledgeable and explained everything to me in terms that I could understand. I met with Dr. Chang because of issues with fine lines and wrinkles, sun damage and an uneven skin tone. I received Fraxel Laser to my face and also Restylane injections to my chin, lips and under my eyes. I am extremely pleased with my results because they look very natural!!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Dr. Chang."


Theresa K.

I came across Dr I-Jing Chang's page on the Taiwan Medical University website by happy coincidence! I was looking for a good Taipei dermatology service that specialized in lip fillers, as that part of my face has lost volume as I have aged. I had a bad experience with lip filler some years ago in Taiwan at another clinic, and had since heard from other dermatologists here that fillers, especially for the lip, are not as common a procedure in TW as in the West. I had almost run out of hope that I could get a good treatment until I met Dr Chang.

From the first moment I met her, I had great confidence in her expert knowledge, her evaluation of my aesthetic needs and her true concern for patients. Now after having several treatments, including lip filler and Botox, my great first impression of Dr Chang has been more than confirmed. She is deeply knowledgeable about skin and aesthetic issues, and well trained in the US and in Taiwan. She is deeply empathetic, she is encouraging, she knows exactly what pain you might feel (and takes steps to minimize it), and she is an artist. She knows so much about what she is doing, and she truly cares about her patients.  The same goes for all her staff. The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positive, and I recommend her clinic very highly!
​
Mary G.

Hello, I am a patient who is from California in the US. I have travelled to Taiwan for this particular skin treatment (fraxal) because the doctor is so amazing. In the past, I have tried so many luxury skincare lines, acid peels, microdermabrasion, and other such treatments for my acne and acne scarring. However, NONE of them can even compare to the wonderful effectiveness of this doctor. She has helped me so very much and I am extremely grateful. I cannot recommend her enough. She is the best and will give you the skin results you have always wanted. Definitely worth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for! Book an appointment NOW!

Henry Hsu
      張醫師部落格 QR Code
圖片






    

Copyright I-Jing Chang M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文章與圖片為張宜菁醫師版權所有,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