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2019 0 評論 好癢!夏季常見7大皮膚問題 醫師教你分辨本文已刊登於【TVBS健康2.0】全文連結 :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16570 ◎ 編輯/王家瑜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怎麼天氣一熱,皮膚就開始出狀況?有些人臉上長出一顆顆「痘痘」,碰觸到時還會有腫痛感;也有些人臉上、手上癢到不行,越抓越癢,甚至還抓到破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表示,每到夏天皮膚科門診量總是倍增,以下針對幾種夏天常見的皮膚病症逐一說明: 1. 青春痘 正式名稱為「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發炎的皮膚疾病,一般常說的粉刺、面皰、青春痘都屬於此類。長痘痘和個人體質有關,但後天因素包括藥物使用(例如口服類固醇或雄性激素等藥物)、生活型態(例如熬夜、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及環境影響等,都可能導致反覆發生或持續惡化。 2. 毛囊炎 許多人常把毛囊炎和痘痘誤以為是同一種病症,張宜菁表示,兩者的成因不完全相同。毛囊炎是由於細菌感染毛囊,導致發炎而產生腫痛的「膿包」,經常發生在背部、四肢、軀幹,也有些人會長在頭皮、屁股上;尤其是夏天如果穿著不通風的衣物,或是久坐導致皮膚悶熱,都容易導致毛囊炎發生。她也提醒,千萬別以為用手擠破毛囊炎就沒事,小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3. 香港腳
台灣夏季溫度高、濕度也高,是黴菌容易孳生的時節,而香港腳(足癬)正是黴菌感染所致。張宜菁提到,電視廣告上總是把香港腳和「搔癢」畫上等號,其實香港腳不一定會癢;但無論癢不癢,最重要的是依照醫囑塗抹外用藥,並注意個人生活習慣,避免將腳上的黴菌傳染到手上或傳染給別人。 4. 酒糟性皮膚炎 有些人的皮膚天生對陽光敏感,一曬太陽臉頰就刺痛、發紅,偶爾會有癢感,也可能出現丘疹或血絲,這些都是酒糟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酒糟性皮膚炎又稱為「玫瑰斑」,主因是神經血管失調與免疫反應異常,皮膚容易因為外在刺激而過度反應,除了夏天高溫、曬太陽之外,吃到燙的、辛辣的或酒類等飲食,也可能讓症狀復發。 5.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尤其夏天一動就流汗,汗水刺激皮膚也可能讓異位性皮膚炎又發作了。異位性皮膚炎的主因是皮膚屏障受損、免疫功能異常、皮膚細菌分布改變,主要症狀就是「癢」,從嬰幼兒到成人都可能發生;不容易達到根治,但可透過藥物治療、搭配生活中的皮膚保養來控制。 6. 汗皰疹 汗皰疹常見於手掌和腳掌,常有明顯的搔癢感,主要症狀是水泡、脫皮,好發於春夏交際。張宜菁表示,汗皰疹容易復發,千萬不要自行戳破水泡;目前仍不清楚汗皰疹的發生原因,臨床觀察發現過敏性體質的人較容易有此病症,40%患者自覺比較容易流汗,也有說法是和接觸金屬鎳、使用洗手乳或情緒壓力有關。 7. 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可分為慢性和急性。急性蕁麻疹主要起因於上呼吸道感染或特定食物過敏原;慢性蕁麻疹則和冷熱溫度變化、壓力、皮膚摩擦、汗水有關,不僅僅好發於夏天,幾乎一年四季都可能發作。 皮膚病症眾多,需經醫師正確診斷並對症下藥,才有機會根治。張宜菁也強調,當皮膚出現異狀時,千萬別用手或工具自行擠破、刺破,在缺乏無菌設備之下處理皮膚病灶,很容易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可就不只是美觀或搔癢問題而已了。
0 評論
您的評論將在核准後發佈。
發表回覆。 |
Location 交通資訊
地址 ADDRESS :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2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3醫療大樓2樓皮膚科門診區 捷運 MRT : 淡水信義線-世貿101站 步行10分鐘達本院 (桃園中正機場捷運可於北門站轉捷運淡水信義線) 板南線-市政府站 搭北醫附設醫院接駁車到本院 公車 BUS : 台北醫學大學站 1, 22, 33, 37, 226, 266,288, 承德幹線, 藍5 |
|
Copyright 2019 I-Jing Chang M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文章與圖片為張宜菁醫師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本網站文章與圖片為張宜菁醫師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