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張宜菁醫師|前哈佛大學研究員/北醫美容中心主任 Dr. I-JING CHANG DERMATOLOGIST TAIPEI COSMETIC CLINIC
  • 首頁
  • ENGLISH
  • 醫師簡介
  • 預約門診
  • 媒體專訪
  • 鳳凰電波
  • 雷射光療
  • 痘痘&痘疤
  • 肉毒除皺
  • 下巴消脂
  • 美白抗老
  • 皮膚疾病
  • 首頁
  • ENGLISH
  • 醫師簡介
  • 預約門診
  • 媒體專訪
  • 鳳凰電波
  • 雷射光療
  • 痘痘&痘疤
  • 肉毒除皺
  • 下巴消脂
  • 美白抗老
  • 皮膚疾病
Search by typing & pressing enter

YOUR CART

10/14/2023 0 評論

張宜菁醫師部落格皮膚疾病專欄

搜尋疾病主題

疾病衛教文章目錄
​(
請點選下列標題閱讀)

酒糟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青春痘

慢性蕁麻疹
帶狀皰疹與疫苗

新冠確診後的皮膚照顧保養怎麼做
圓禿
落髮生髮專欄
白斑
病毒疣
唇皰疹
脂漏性皮膚炎
甲溝炎
猴痘
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可能由哪些飲食成分所引發
常見的手部用品中的過敏原
水母皮膚炎
口周皮膚炎

夏季常見疾病   
0 評論

7/23/2022

酒糟皮膚炎、臉紅敏感肌的苦誰能懂?皮膚科醫師4點Q&A說分明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 

臉上反覆出現紅疹時,常被診斷為「臉部濕疹」或「脂漏性皮膚炎」。但其中有部分的患者,根本的原因是「酒糟性皮膚炎」。不知道真正病因,往往讓患者在治療上備嘗艱辛。酒糟雖也容易皮膚敏感、長紅疹、刺癢,但只靠濕疹藥膏,常無法改善病情,他們需要的是酒糟的專業治療與正確保養。
圖片
(1)泛紅血管擴張型:臉上暫時與持續性的泛紅,可能合併明顯的血絲。有些患者頸部、耳朵、胸前也有泛紅。

(2)丘疹膿皰型:除了臉部泛紅,還有像青春痘般的紅色丘疹跟膿皰,嚴重時臉會水腫。

(3)鼻瘤型:
  鼻子皮膚增厚、鼻子變形,皮膚凹凸不平、顆粒感、毛孔粗大。除了鼻子,臉上其他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也可能發生。
​

(4)眼睛型:眼周乾澀、刺癢、紅腫、視力模糊、畏光、異物感、鞏膜等其他構造血絲等。

「酒糟皮膚炎會從第一型進展成第二型」嗎?其實這是備受爭議的。根據醫學研究,泛紅血絲型只有很少比例會進展到丘疹膿皰型,丘疹膿皰型變成鼻瘤型的也很少。較正確的說法,是患者可能只有一型,或同時有好幾型的酒糟。
為什麼會得酒糟性皮膚炎?

毛囊蠕形蟲是皮膚的共生微生物,研究發現酒糟皮膚的毛囊蠕形蟲量比較高。酒糟都是由「毛囊蠕形蟲」引起嗎?科學界目前推測可能導致酒糟皮膚發炎的原因,除了免疫與神經功能失調,還有皮膚屏障受損、微生物、紫外線等。毛囊蠕形蟲只是引發酒糟皮膚發炎的其中一種微生物,但引起酒糟的原因複雜,治療通常無法只仰賴單一解方。

您知道常用類固醇藥膏也可能導致酒糟性皮膚炎嗎?

常用類固醇藥膏在臉上,可能會陸續出現泛紅、刺癢、紅疹、膿皰、血絲等酒糟皮膚炎的症狀。發生時機通常是使用了幾週的外用類固醇藥膏後,或是停用了類固醇藥膏之後開始出現。

這多半是在使用比較強效的類固醇藥膏的情況下才會引發酒糟,弱效的類固醇藥膏就比較少有這種情況發生。

這可能是因為類固醇讓皮膚毛囊內蠕形螨蟲等微生物增生、血管新生,且引發免疫發炎反應,最終就導致了酒糟皮膚炎。所以使用藥膏要小心,應該先看皮膚科醫師再用藥 !

如何治療酒糟性皮膚炎?服用口服A酸可以讓酒糟不復發嗎?

酒糟治療以藥物為主,種類眾多,作用機轉是調節免疫反應、控制發炎、抗蟎蟲與收縮血管等。醫師視患者的症狀與治療反應開立處方、搭配正確的皮膚保養方式,多數患者發作時治療約2~4週,若嚴重發炎則需較長時間。
​

外用藥有免疫調節劑、抗生素類、抗蟎蟲藥、血管收縮劑等。口服藥有四環黴素類、腎上腺素接受器阻斷劑、口服A酸等。嚴重丘疹膿皰型酒糟若以四環黴素治療效果不好,可以考慮口服A酸療程,但治療後仍可能復發。

酒糟性皮膚炎打雷射會好嗎?什麼情況下需要打雷射呢?

除了鼻瘤型難以藥物控制病情,其他型的酒糟治療仍以藥物為主,雷射為美容治療。但根據研究觀察,脈衝光與染料雷射不只可治療酒糟性皮膚炎的泛紅、血絲,也能在不搭配外用或口服藥物時,改善酒糟的紅丘疹與膿皰。

血絲的擴張與泛紅,染料雷射、跟某些機種的脈衝光等,利用「選擇性光熱效應」治療擴張的血管,可處理藥物治療無法改善的血絲擴張與持續性皮膚泛紅。它們另外還可以美化皮膚質感、治療老化肌膚與美白除斑。這兩種治療術後沒有傷口,可以正常洗臉、上妝,是皮膚科醫師的好幫手 (見下方照片)。

鉺雅鉻、二氧化碳、飛梭雷射等,則是幫鼻瘤進行磨皮、修整增厚與變形的皮膚,治療毛孔粗大、與變大又凹凸不平的鼻子外觀。​
圖片
了解Nordlys魔幻極光脈衝光(治療黑斑與泛紅)
圖片
了解VBEAM染料雷射(治療血絲、泛紅、紅痘疤)
【醫師小叮嚀 】

酒糟是慢性而常復發的皮膚問題,當症狀發作,請到皮膚科治療,自行塗抹坊間藥膏、恐惡化病情;眼睛型酒糟需到眼科治療。請選擇溫和低敏的保養、清潔用品,並做好保濕。溫度高與辛辣的飲食、酒、日曬、壓力、運動,容易刺激酒糟發作,提醒您多注意。泛紅、血絲、鼻瘤型,建議以雷射治療。為了達到良好療效、降低風險,建議您向瞭解酒糟性皮膚炎的專業醫師諮詢。

本文初次刊登於2019年8月 但在本網站,依據醫學進展與臨床經驗觀察,陸續更新內容中
本文初次刊登時也同時刊登於華人健康網  連結 : 

酒糟的致病機轉圖解

圖片

雷射光療改善臉部血絲泛紅之原理

圖片

皮膚裡的蠕形蹣蟲

其實沒有酒糟皮膚炎的人,也有會蠕形蹣蟲寄生。部分研究發現,酒糟皮膚炎的皮膚裡的蠕形蹣蟲​密度比一般人高,尤其是丘疹膿皰型、泛紅血絲擴張型的患者。

蠕形蹣蟲 (Demodex)在酒糟皮膚炎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明。蠕形蹣蟲引發的免疫機轉、可能讓皮膚與毛囊周圍的發炎。蠕形蹣蟲
也可能透過了侵蝕表皮、讓皮膚屏障遭到破壞,而引起過敏與發炎反應。

研究也發現,使用抗
蹣蟲藥膏(Ivermectin cream)一週後會讓蹣蟲數量大幅降低,也可以把發炎降下來。但抗蹣蟲藥膏不只能用在治療蹣蟲數量較高的酒糟,其實在沒有蹣蟲數量較高的酒糟皮膚炎,也可能有良好的抗發炎療效。

張宜菁醫師於民視樂活醫學堂: 談酒糟性皮膚炎肌膚保養與治療 ​


國外有哪些新藥發明用於酒糟性皮膚炎的治療呢?

EPSOlay 藥膏於 2022年5月通過美國 FDA核准

美國FDA核准了治療玫瑰斑酒糟的新藥膏Episolay:全球首支的微囊劑型BPO乳霜 (Benzoyl Peroxide)。成為對抗酒糟膿皰丘疹的新利器! 
  • BPO (Benzoyl Peroxide)為一種抗藥性發生率低的抗生素,它還兼具抗發炎的效果。
  • 根據研究顯示,使用Episolay2周後發炎性酒糟病灶減少達40%、12周後達70%。 
  • 透過微囊科技,可以讓BPO成分慢慢釋放、發揮作用,也可以降低原本BPO對皮膚的刺激、適用於酒糟膚質。
目前台灣尚未引進Epsolay,國內BPO劑型主要使用於青春痘治療上。期待在酒糟治療日益被重視的現況下能早日引進。

Galderma藥廠連結看完整介紹: epsolay.com/results
以下為Epsolay cream影片介紹:

7/1/2022

癢到忍不住抓破皮!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辦?

文/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宜菁醫師
 
         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即使沒長疹子,也會常常搔抓臉或身體。有些家長頻頻想矯正這個行為,但小朋友卻是忍不住,因為「一直感覺皮膚癢」,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特徵之一,患者需要的是適當的治療、與正確的保養觀念。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病因是什麼呢?
        
異位性皮膚炎是反覆發作的皮膚發炎疾病。患者多半在2歲前開始發病,12歲以後症狀漸漸緩解。但是有的人到了成年後仍然持續發作,但是,有些人甚至到青少年或成年之後才開始發病。近年來國外的研究發現,中老年發病的患者比例正在上升。
多數兒童時期發病的患者,長大後皮膚炎的症狀會逐漸緩和。但有2~5成患者在成年後仍持續發作。

​皮膚的疹子,可以是一片片紅色脫皮的疹塊、或出水的發炎紅疹,也可以是粗糙、厚厚的疹塊。多半非常搔癢,所以常被抓破。抓破的傷口一旦碰到髒污或是水,容易被細菌感染,而有紅腫、化膿等現象。 

異位性皮膚炎是由於皮膚的(1)屏障功能不足、(2)微生物感染、(3)異常免疫反應所引起,這些又受基因與環境因素所影響。簡單來說,當保護皮膚的結構破損,皮膚表面或傷口中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塵蹣、花粉)、刺激物(如毛料、清潔劑)等,容易侵犯皮膚、引起發炎反應,導致皮膚紅疹;而病患本身體質,更助長這樣的發炎。
圖片
圖片
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的關係?吃益生菌有沒有幫助?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也有併發其他的過敏問題,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食物過敏等。某些食物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如雞蛋、牛奶、大豆、小麥、花生、魚、貝類等,但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需個別看患者是否吃了該食物後出現過敏,才能確認。因此,尤其不建議發育中的孩童患者一開始就限制飲食的種類,而是觀察患者吃哪些食物會發生過敏,再避免之。至於攝取益生菌是否幫助,在科學上還沒有定論,有賴進一步研究證實。

​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平常怎麼保養皮膚?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有長疹子、與沒長疹子的地方的皮膚,其實都有屏障缺損,容易散失水分、比較乾燥。日常保濕可以降低癢感與皮膚粗糙,對於幫助控制病情是很重要的一環。洗澡用溫水、並選擇中性pH值的清潔用品。洗澡完5~10分鐘後,立刻塗上保濕乳霜。凡士林與專為異位性皮膚炎或乾性膚質設計配方的保濕乳霜,能幫助鎖住水分、潤滑、保護皮膚。有疹子與傷口的地方,則需要塗藥膏治療,傷口並包紮妥當。

懷孕時期避免吃某些飲食,可以減少孩子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嗎?


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的建議,限制母親在懷孕與哺乳期的飲食種類,並無法改善孩子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
產後3~4個月若能餵母乳,可能有機會保護孩子較少得到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常見的迷思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以外用藥膏與口服藥治療為主,目的在於改善皮膚的疹子與癢感。有些人「以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只能用類固醇藥膏」,或是「以為擦類固醇就是傷身體」,而放棄治療;結果往往皮膚炎越來越嚴重,甚至需要口服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治療。其實在類固醇之外,也有免疫調節劑藥膏、照光治療、施打生物製劑等選擇能控制病情;類固醇藥膏若是經由醫師診察開立,固定追蹤檢查,安全性高。除非大面積使用,很難發生如水牛肩、月亮臉等內服類固醇的副作用。若是擦藥效果不好,選擇使用口服類固醇與免疫抑制劑時,需小心控制劑量。異位性皮膚炎的疹子種類變化多,自行買藥未必能對症下藥,副作用也難以把關。
 
近年來治療的新發展,是以生物製劑杜避炎(Dupixent或Dupilumab)透過調節IL-4及IL-13這兩個關鍵角色,來抑制第二型免疫反應(Th-2)所導致的異位性皮膚炎。大型研究指出,隔週皮下施打此針劑十六週後,有一半的病患疾病程度可望達到75%的改善。目前了解,杜避炎也較少有增加感染機率的問題。目前這個新藥台灣是核准18歲以上的成年患者使用,副作用為眼結膜炎與局部注射反應。美國FDA對於6歲以上已核准使用,杜避炎建議用於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上。

#進一步了解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杜避炎Dupixent :  http://pojulai.blogspot.com/2018/07/dupilumab.html

其他生物製劑正被積極研究其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當中:

IL-13 接受體抑制劑(Tralokinumab)已經獲得美國FDA核准上市使用。

其他正在發展中的有Amlitelimab (OX40Ligand抑制劑)、 (IL-13 抑制劑(Lebrikizumab)、IL-31接受體抑制劑(Nemolizumab)等等。

JAK 抑制劑應用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JAK 抑制劑是一種小分子標靶藥物,為近年來除了生物製劑以外,發展快速的免疫治療新藥。藥物機轉為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層發揮作用,而抑制細胞發炎的活化反應,與減少細胞激素生成。目前醫學界正積極了解其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圓禿、真性多紅血球症、骨髓纖維化、乾癬、乾癬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上的應用。

這類口服藥品可能可以有顯著治療效果,但更要小心其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嚴重感染、血栓、癌症、心血管疾病等。JAK抑制劑目前有Tofacitinib、Ruxolitinib、Baricitinib、Upadacitinib、Andabrocitinib等等。 

目前臨床研究了解,主要是Upadacitinib、Andabrocitinib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上。美國FDA核准口服Upadacitinib用於12歲以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治療,Andabrocitinib則是18歲以上。透過了抑制IL-4,IL-6,IL-10,IL-13,IL-23,IL-31,IFN-gamma等機轉去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炎反應與癢感。除了口服劑型,JAD抑制劑也有藥膏。


外用的JAK抑制劑藥膏(Ruxolitinib cream, 濃度: 1.5 %)在美國也於2021年九月通過FDA核准了! 目前建議給12歲以上的中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短期使用。這個藥品的問世,可望減少一些對於口服JAK抑制劑的副作用的擔憂。但在仿單上仍列出跟口服JAD抑制劑相同的副作用警示。包括嚴重感染、血栓、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外用的Ruxolitinib是乳霜劑型,商品名是Opzelura,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它可以幫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紅疹與癢感。而且,JAK抑制劑藥膏目前,也在白斑治療上,有不錯的效果。但是部分專家們還是建議白斑治療除了使用該藥高以外,能搭配照光治療(nUVB 311 nm, 308 nm)達更穩定療效。


有哪些非類固醇的外用藥膏呢? 

非類固醇藥膏(PDE-4抑制劑)適健膚

過去我們比較常聽到的是普特皮、醫立妥這兩種免疫調節劑藥膏,最近PDE-4抑制劑藥膏也在台灣引進了! 這個藥膏在亞洲區的商品名為Staquis(適健膚),成分為Crisaborole,適合2歲以上的輕度到中度的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會產生很多導致皮膚發炎與皮膚搔癢的細胞激素,如IL-2、IL-4、IL-5、TNF-alpha、IFN-gamma等,適健膚可以透過抑制PDE-4酶來阻斷這些細胞激素的釋放,而減緩皮膚發炎與癢感,所以被運用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用適健膚還是建議薄擦,因為它跟普特皮與醫立妥一樣,常見的副作用是皮膚的灼熱感。

#進一步了解異位性皮膚炎與濕疹的非類固醇藥膏(PDE-4抑制劑)適健膚 : care4skin.com.hk

非類固醇藥膏(JAK抑制劑) Opzelura

另外,外用的JAK抑制劑藥膏(Ruxolitinib cream, 濃度: 1.5 %)在美國也於2021年九月通過FDA核准了! 目前建議給12歲以上的中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短期使用。這個藥品的問世,可望減少一些對於口服JAK抑制劑的副作用的擔憂。但在仿單上仍列出跟口服JAD抑制劑相同的副作用警示。包括嚴重感染、血栓、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外用的Ruxolitinib是乳霜劑型,商品名是Opzelura,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它可以幫助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紅疹與癢感。而且,JAK抑制劑藥膏目前也在白斑治療上,有不錯的效果。但是部分專家們還是建議白斑治療除了使用該藥高以外,能搭配照光治療(nUVB 311 nm, 308 nm)達更穩定療效。期待台灣也能早日引進,提供更多的藥膏治療選擇。

#進一步了解異位性皮膚炎與濕疹的非類固醇藥膏(JAK抑制劑) 
Opzelura: Ruxolitinib Cream Approved for Short-term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ajmc.com)

醫師小叮嚀

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常會影響患者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到沮喪。
建議患者積極面對治療,做好4項重要工作,長期的改善生活品質。
  • 定期門診治療與追蹤
  • 做好日常保濕工作
  • 減少抓傷的機會 
  • 網路上關於新藥的資訊,建議還是與醫師討論,慢性疾病的療效與用藥安全並重! 
圖片

6/29/2022

聞「痘」色變!猴痘跟水痘有何不同?也會留下疤痕嗎?

文/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皮膚科醫師張宜菁
 
在全球好不容易在新冠肆虐後,漸漸建立起新生活模式之際,最近又爆發「猴痘病毒」。在今年六月,台灣也出現首例境外移入。
 
最近大家聞痘色變,夏天更是民眾來皮膚科門診看痘痘、毛囊炎的旺季,到底
「猴痘」是一個什麼樣的病毒? 跟水痘又有什麼差異? 針對這個新興傳染病,就目前已了解的知識,我們從皮膚的角度說明,希望能幫助大家預防與面對猴痘。

(文章內容日後可能有更新修正,若有需要更正之處,感謝見諒與不吝指正。)

什麼是猴痘病毒

圖片
在電子顯微鏡下: 猴痘病毒 Monkeypox Virus
​圖片來源: 
​Emerg Infect Dis. 2019 May;25(5):980-983. 
早在1958年,因為運送猴子,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從新加坡傳到了丹麥的研究單位。直到1970年,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出現了首例人類感染猴痘的確診案例。
 
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於痘病毒科(Poxviridae)的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屬人畜共通傳染病。它導致類似天花的疾病,但症狀比天花輕微、致死率較低。猴痘最初從非洲開始流行,經由國際旅遊、傳到了世界各地。除了猴子與人類之外,其實老鼠、松鼠、草原犬鼠等動物,也都曾被感染過。
 
猴痘病毒可分為
「中非分支病毒」和「西非分支病毒」,中非分支比西非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隨著1980年天花被消滅、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猴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
 
2022年5月這波疫情,5月中於英國爆發以來,全球累計50國報告至少3,598例確診,其中以歐美病例數最多。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西非分支猴痘病毒,根據美國CDC報告,病患症狀表現較不典型,皮疹最早出現於生殖器或會陰,且不一定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發燒等前兆症狀較不明顯,因此容易與其他性傳染病混淆。

猴痘是怎麼傳染的呢?

如果不慎接觸到感染者的體液、飛沫、皮膚疹子、皮膚黏膜破皮與傷口,就有可能感染猴痘。
 
也就是說,當與猴痘感染者有脫口罩交談、近距離或親密接觸、或碰到患者皮膚疹子、傷口、或沾有患者的體液的毛巾、衣物、床單、餐具等物品,就可能被感染。懷孕的母親若感染猴痘病毒,也可能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美國感染管制局CDC建議猴痘感染者要住在負壓病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公布的資料,由於猴痘病毒需要人與人比較近距離接觸而傳染、且傳染力並不是特別的高,對大眾的傳染風險還沒有升高。另外,台灣疾管署今年六月底公佈的資料,也認為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多與陽性個案親密接觸或不安全性行為,或照顧確診者的醫護。
 
但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我們還是要持續關注了解、並注意預防感染。

感染猴痘會有哪些症狀?

圖片
猴痘Monkeypox的丘疹、膿皰期臨床照片。
圖片來源:
​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19 Dec;33(4):1027-1043.  
( Courtesy of Niger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buja, Nigeria.)
  • 潛伏期 (7~14天,通常不超過21天)
 
當猴痘病毒透過口咽、鼻咽、或是皮膚而侵入人體後,會先在局部複製、然後到體內的淋巴結、接著再到血液中去散布到其他器官。
​
以上這段時間就是潛伏期,大約7~14天、不超過21天。
  • 症狀期與傳染期 (約為3~4週)
 
潛伏期之後,病毒再次散播到血液時,會出現1~2天的先兆症狀: 發燒與淋巴結腫大、頭痛、肌肉痠痛、倦怠。然後在未來的2~4週,在口咽等黏膜、皮膚上出現猴痘病灶。
 
在這個階段,病患是具有傳染力的。整體來說,從症狀開始到結束,大約需要3~4週的時間。
  • 猴痘皮膚疹的特色 
 
疹子通常先在臉部、手腳掌出現,然後往身體中央部位發展,但疹子不一定會往身體各處生長。猴痘疹子的數量可以從只有少量到多達數千個、大小則是從2~10 mm不等。猴痘的疹子比較深層、也比較堅硬。猴痘的皮膚疹子表現有分幾個不同的階段﹕依序從斑塊期、進入丘疹期、接著水泡期、再到膿皰期、最後才結痂脫皮。
 
特別的是,在同一段時間,疹子會處於同一期。膿皰期大約是5~7天,最後的結痂脫皮時期約需要7~14天。
請大家注意,「要等到結痂都脫落了,猴痘才不具傳染力」!

猴痘會好嗎? 有什麼併發症或後遺症?

猴痘有兩種不同的演化分枝:西非洲枝及中非洲枝,其中西非洲枝的預後比較好,死亡率低於1%,中非洲枝則可以高達10%。感染猴痘後,多數的人能在四周內康復,但皮膚可能留下的疤痕與色素沉澱與缺失等。
 
除此之外,其他猴痘的併發症包括: 皮膚傷口細菌感染、眼角膜結疤(可能導致視力缺損)、脫水 (由嘔吐、腹瀉、或口腔潰瘍疼痛而導致飲食減少引起)、肺炎、腦炎、敗血症等。

猴痘會留疤嗎?

猴痘的皮膚疹子與傷口復原了之後,有些會幸運地沒有留下痕跡、但有些是可能留下疤痕的。有些只是顏色的變化,例如: 黑色疤痕或是白色疤痕、有些則留下凹凸不平的疤痕,例如: 肥厚型、萎縮型、甚至是蟹足腫疤痕。若之前猴痘皮膚傷口比較深、有分泌組織液、被細菌感染的狀況,就會讓留下疤痕的機會變高。
 
所以及早治療、妥善照護皮膚的疹子與傷口是很重要的。若日後疤痕已經形成,可能視疤痕的情況、會需要運用染料雷射、飛梭雷射等光電療程、或是除疤軟膏或貼布、疤痕局部注射改善。
圖片
猴痘的皮疹、結痂、疤痕臨床照片。
圖片來源: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19 Dec;33(4):1027-1043.  

( Courtesy of Niger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buja, Nigeria.)

猴痘與水痘有什麼不同?

水痘病毒是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的水痘疱疹病毒屬Varicellovirus,與猴痘病毒不同。他們都是透過接觸皮膚疹子、皮膚與黏膜傷口、體液傳染,但水痘病毒的傳染力高很多。在同一個時間,水痘的疹子有不同期的型態,猴痘則會是同一期、同型態。
​
水痘一般在2週內會好轉很多,感染猴痘則比水痘容易有淋巴結腫大症狀、且症狀約維持2~4週的時間。

猴痘該怎麼治療呢? 萬一接觸到猴痘病毒該怎麼辦?

猴痘患者要隔離且戴好口罩、把皮膚的病灶包紮好,直到所有結痂然脫落、皮膚癒合後,才會避免傳染給其他人。
 
猴痘在大多數的情形下,為自限性疾病,目前以症狀治療為主,例如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以減輕症狀和併發症。
 
在國外,嚴重的案例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會使用免疫球蛋白Vaccinia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 (VIGIV)、及口服的DNA聚合酶抑制劑Brincidofovir 或 Cidofovir、天花抗病毒藥Tecovirimat等治療。目前國內並沒有這些藥物。
 
當接觸到猴痘病毒後,由於潛伏期最常是21天,建議你在接下來的21天,每天量測體溫。若有出現上述潛伏期與症狀期的症狀,請盡快就醫!目前並無法掌握,無症狀的感染者是否具有傳染力。所以即使是沒有症狀,若您可能接觸到猴痘病毒,適度的自我隔離,可能減少把疾病再傳染給他人的機會。

猴痘有疫苗可以施打嗎?

1956年修訂「臺灣省種痘規則」,規定人民自出生至20歲內,應施行種痘(天花疫苗接種),並自1956年起進行全國民眾之種痘。但台灣自1955年起就未曾再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停止牛痘接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資料,曾接種過牛痘疫苗(預防天花),對於猴痘會有些保護力。
 
目前世界上的猴痘疫苗 


  • JYNNEOS

美國FDA於2019年核准由含有減弱天花病毒株(attenuated vaccinia virus Ankara strain)製成之新疫苗(JYNNEOS),可用預防天花和猴痘感染,適用於18歲以上感染猴痘之高風險族群。美國CDC表示猴痘不容易在人際間傳播,所以不需要大規模接種疫苗,建議暴露於高風險工作者接種。  

  • ACAM2000
​
此為含有活病毒的天花疫苗,目前被美國FDA核准用於感染天花高風險者,如在實驗室操作天花病毒之人員。

醫師小叮嚀

  • 建議大家能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習慣,以減少感染猴痘的機會。若在無法洗手的情況下,也可選擇用酒精乾洗手等措施。
  • 若您可能有接觸史,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倦怠、肌肉痠痛、皮膚等相關症狀,請盡快就醫。
  • 猴痘的皮膚症狀是分階段的,要等到痂皮都自然脫落才不具傳染力。猴痘復原後,傷口可能留疤。因此若罹患猴痘要及早治療與妥善照顧皮膚與傷口。
  • 面對新興傳染病,要保持警覺、更新醫學知識,也要留意資訊來源的正確性與可靠性,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恐慌。​
點此進入張醫師網站痘痘與痘疤專欄

參考資料

NIH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onkeypox. Marlyn Moore; Farah Zahra. ​最後更新 June, 2022. 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74519/ 
台灣衛福部疾管署網站​www.cdc.gov.tw/Category/Page/1JrNfd_tlDgp64-m4BrcyA)
WHO世界衛生組織網站: ​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monkeypox?gclid=EAIaIQobChMI6dmsoMHR-AIVFZ_CCh2OlQCUEAAYASAAEgIZJPD_BwE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2019 Dec;33(4):1027-1043. 
Emerg Infect Dis. 2019 May;25(5):980-983. 

4/26/2022 0 評論

唇皰疹會傳染、多久會好?醫師解說治療唇皰疹藥膏選擇

康健雜誌專訪張宜菁醫師

2022/04/22 · 作者 / 陳蔚承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點此連結閱讀全文
唇皰疹雖然不是嚴重的疾病,但會在嘴唇周圍形成水泡、潰瘍,又癢又刺痛,還會影響外觀,非常麻煩。該怎麼做才會加速唇皰疹復原?哪些因素會讓唇皰疹復發?醫師解說唇皰疹治療方式及藥膏選擇。

本文康健會告訴你:
  • 唇皰疹是什麼?引起唇皰疹原因?
  • 唇皰疹症狀有哪些?會留疤嗎?
  • 唇皰疹會傳染嗎?傳染期多長?
  • 治療唇皰疹藥膏怎麼選?唇皰疹會自己好嗎?
  • 唇皰疹和帶狀皰疹、口角炎有何不同?
  • 唇皰疹飲食吃什麼加速康復?哪些食物要避免?
  • 如何避免唇皰疹復發?

0 評論

4/5/2022

頭髮有幾塊突然間禿了!「圓禿」該怎麼辦?

文/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宜菁醫師
 
美國好萊塢明星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典禮上的驚人之舉,讓大家再度關注到圓禿,這個惱人又反覆發作的落髮問題。
​
很多人都有圓禿的經驗,每個人一生當中大約有2 % 的機會會得到圓禿。「一下子頭髮突然間禿了一塊、或好幾塊,皮膚上卻沒有任何疹子或是脫皮。」

為什麼會圓禿?

毛囊會產生毛髮,當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攻擊毛囊時,會忽然大量落髮。這種破壞所針對的是含色素的毛髮,所以白髮往往會倖存。75%的圓禿情況,只有單一或局部幾塊的頭皮禿髮;嚴重情況下,可能頭皮會大面積落髮,甚至眉毛、睫毛也跟著不見(Alopecia totalis);更嚴重時,連身上的毛髮也會掉落(Alopecia universalis)。
 
毛髮有三個不同的分期循環,依序是生長期(anagen)、靜止期(catagen)、休止期(telogen)。生長期的頭髮維持大約數年,靜止期約為1~2週;當進入了休止期、就進入凋亡,等待毛囊再新生出生新的頭髮。發生圓禿的時候,生長期相對於靜止期的毛髮數量比率會下降,頭髮容易掉落。

誰比較容易得到圓禿? 壓力真的會引發圓禿嗎?

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此本身有罹患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也比較容易得到圓禿,例如白斑、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甲狀腺疾病、紅斑性狼瘡等疾病。針對壓力是否會導致圓禿這個議題,目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尚未有定論。但有部分研究認為,壓力可能會誘發圓禿。因為壓力會啟動「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軸)」這個應變機轉,而影響人的免疫系統。60~80%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在發病之前,曾遭受到壓力。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施打某些疫苗也可能會引發圓禿。

​圓禿該怎麼治療?

雖然34~50 %的患者可能在發病一年內自動復原,但我們仍建議患者盡快到門診來治療。延誤就醫也可能導致病情加速惡化,恐有接近20%的機會進展為Alopecia totalis!
 
圓禿的毛囊遭到免疫細胞攻擊,治療圓禿就需要降低這些免疫反應。局部的圓禿,通常會採取局部類固醇注射、外用免疫塗藥(DPCP)治療。但大面積、快速進展的嚴重型圓禿,建議更積極的治療,如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JAK抑制劑、PDE4抑制劑(Apremilast)、PRP(Platelet‑rich plasma)等。

什麼是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JAK抑制劑?

JAK 抑制劑是一種口服的小分子標靶藥物,為近年來除了生物製劑以外,發展快速的免疫治療新藥。JAK抑制劑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層發揮作用,而抑制細胞發炎的活化反應,與減少細胞激素生成,讓免疫疾病的發炎反應獲得控制。目前醫學界正積極了解其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圓禿、真性多紅血球症、骨髓纖維化、乾癬、乾癬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上的應用。JAK抑制劑目前有Tofacitinib、Ruxolitinib、Baricitinib、Upadacitinib、Andabrocitinib等等。其中Ruxolitinib還有外用藥膏劑型。
 
在圓禿的毛囊周圍,許多發炎反應物質都是呈現上升。這包括了IL-2、 IL2RA、 janus kinase (JAK) 3、and IL-15、IL-12/IL-23p40、CXCL10、CXCL9、IFN-γ、IL-13、IL-32、CCL17、CCL18、pSTAT3/ STAT1、IL-9、IL-23、PDE4等。因此,近年來醫學界開始把Baricitinib、Tofacitinib等JAK抑制劑用來治療嚴重型圓禿。其療效已獲得臨床研究證實。目前美國皮膚科界正在等候FDA核准Baricitinib通過圓禿的適應症。
 
值得提醒的是,這類口服藥品可能可以有顯著治療效果,但更要小心其副作用,包括嚴重感染、血栓、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點此連結: 什麼是Baricitinib (愛滅炎膜衣錠)?

除了就醫治療,圓禿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麼呢?

研究實證指出,缺乏維生素D3可能會誘發自體免疫疾病。補充維生素D3對於減少圓禿的發作可能會有幫助。落髮疾病相關的其他營養,例如鋅、鐵等的適度補充,也需要重視。另外,圓禿的患者的指甲與眼睛可能出現異常的症狀,請大家多留意!
 
參考資料﹕
​

J Am Acad Dermatol. 2021 Oct;85(4):847-853.
Dermatol Clin. 2021 Jul;39(3):407-415.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1) 21:215–230

7/25/2021 0 評論

惱人又難以捉摸的「慢性蕁麻疹」,我該怎麼辦?

文/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宜菁醫師 

人的一生當中,有20%的機會得到蕁麻疹。相較於一般常見的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會持續6週以上。搔癢又反覆發作的「風疹塊」、或是局部的皮膚水腫 (例如在眼皮、臉部、嘴唇、甚至呼吸道等部位),讓患者深受其苦。

慢性蕁麻疹會好嗎?

根據統計,慢性蕁麻疹平均會維持2~5年的時間。有3~5成患者比較幸運,可以在發病的第一年內就自行康復;但有2成患者的病情,會持續5年以上的時間。目前醫學上研發很多免疫治療,但都只能暫時控制住疾病,無法避免復發。那些經過數個月至數年後,停止再復發的,通常還是疾病自己好的。

導致慢性蕁麻疹的原因是什麼?

慢性蕁麻疹是體內多種免疫細胞與發炎物質的激活所造成,許多謎題尚待科學家解開。簡單來說,外部誘發因子與體內的自體免疫抗體,會刺激「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發炎物質,接著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導致血管擴張與發炎細胞浸潤,然後形成蕁麻疹。另外,這些物質也會刺激感覺神經,使皮膚搔癢、刺痛。
 
部分患者屬於「慢性誘發性蕁麻疹」,能找到誘發蕁麻疹發作的原因,例如冷、熱、日光、流汗、摩擦、接觸到水或特定物質等。但80%的患者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他們多數找不到誘發原因。又因為蕁麻疹與自體免疫抗體有關,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如甲狀腺疾病等),有較高比例可能會罹患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圖片

抽血檢查能否找出病因,對病情有幫助嗎?

一般抽血驗過敏原是檢測常見過敏原的免疫球蛋白E (IgE) 濃度,然而導致慢性蕁麻疹的的原因眾多,並非只有IgE單一個因素,況且人體對過敏原也可能漸漸產生「耐受性」、不見得會發生蕁麻疹反應,所以就算避免接觸那些檢測結果陽性的過敏原,蕁麻疹很可能還繼續復發,因此過敏原檢驗往往對治療沒有太大幫助。最好的方法,還是請病患在生活中做紀錄,試圖從食物、藥物、環境等刺激、去找出哪些是誘發因子,反而是比較務實的做法。另外,定期全身健康檢查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或許能找出一些相關的健康問題,例如甲狀腺疾病、胃幽門桿菌感染等等

慢性蕁麻疹該避免吃那些食物呢?

部分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可能與食物裡的"水楊酸"成分有關。可以試著減少攝取以下食物,搭配門診的藥物治療,可以讓病情獲得比較好的控制:
  • 堅果類 杏仁 花生 夏威夷豆 松子
  • 蔬菜類 蘑菇 橄欖 番茄 甜椒 花椰菜 黃瓜 茄子 菠菜
  • 水果類 櫻桃 葡萄 芭樂 橘子 鳳梨 草莓 蘋果 酪梨 桃子 葡萄柚
​
(點這裡: 含水楊酸食物資料來源連結 )

慢性蕁麻疹如何治療? 聽說已經有「生物製劑」了!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第一是避免接觸誘發因子,第二是藥物控制。藥物以口服抗組織胺為主,若控制不佳,則考慮生物製劑、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建議患者定期到門診就醫,追蹤控制病情、避免輕信偏方傳言。蕁麻疹的疹子與搔癢,雖然很少影響健康安全,但是若發生呼吸道黏膜水腫與嚴重過敏休克的症狀,得盡快就醫,不然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另外,不是所有風疹塊都是蕁麻疹造成! 也可能是其他例如藥物疹、蕁麻疹血管炎、嚴重過敏等疾病,因此建議還是到門診請醫生鑑別診斷。
 
台灣已經引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給12歲以上慢性蕁麻疹患者使用的生物製劑「喜瑞樂凍晶注射劑」Xolaire®(Omalizumab)。這是一種單株抗體製劑,透過減少血中的IgE抗體、與抑制肥大細胞與嗜碱性球的IgE接受體,它可以阻止組織胺等發炎物質的釋出,而大幅改善蕁麻疹症狀。安全性比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好,也不用定期抽血監測。目前在蕁麻疹為自費開立,一般是每個月皮下注射一次,連續三個月給予。需要治療幾個月,注射後能維持多久不復發,因個人體質而異。
 
除了Xolaire®,醫學界也正在研發其他的生物製劑,與嘗試現有的例如杜避炎Dupixant®等生物製劑治療慢性蕁麻疹。期待有更多進展,讓慢性蕁麻疹有更長遠的控制!


 (點這裡: 喜瑞樂凍晶注射劑Xolaire®仿單連結)
​
~全文首次刊登2021年10月06日,陸續將進行更新~
0 評論

7/21/2021 0 評論

打完莫德納與輝瑞BNT這類mRNA新冠疫苗是否會引發帶狀皰疹?

文/ 北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張宜菁醫師

​病人在打完莫德納疫苗數天後、手指長出疼痛的水泡。將水泡內的細胞化驗後,我們確認了"帶狀皰疹"的診斷。


病人問: mRNA新冠疫苗是否會引發帶狀皰疹嗎?​
答案是:#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證實其關連性!
目前醫學界的觀察與了解有多少?

  • 以色列的研究發現,491位BNT疫苗的接種者(皆為免疫風溼科患者)有5名在打完第一劑、1名在打完第二劑後得到了帶狀皰疹。後來其中4名患者也順利完成第二劑的注射。​

  • 國外也有專家觀察,在新冠肺炎流行的時期,帶狀皰疹的發生率是上升的。
​
  • A型肝炎、日本腦炎、流感、狂犬病等其他疫苗,也曾被報告與帶狀皰疹有關。​
 
  • 年紀大、或某些疾病與藥物,會降低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而讓帶狀皰疹的發作機率升高。但mRNA 新冠疫苗會增強細胞與抗體免疫力。

因此,新冠疫苗與帶狀皰疹之間的關聯性尚未證實,還有待更多研究進行了解。建議民眾不要因此過度擔憂,而錯失打疫苗保護自己的機會。

什麼是帶狀皰疹呢(俗稱皮蛇)?

  • 第一次感染"水痘病毒"痊癒後,病毒可長年潛伏在身體裡。
 
  • 等日後復發時,即"帶狀皰疹"。症狀常為沿著身體神經節發展的單側疼痛與搔癢的水泡。
​
  • 帶狀皰疹需盡早治療,盡量控制好感染與減低併發症,例如長期皰疹後神經疼痛等。
​
  • 帶狀皰疹有兩種疫苗,台灣引進的是減毒疫苗、歐美等國家還有重組疫苗可以施打。

​(減毒疫苗一般建議與新冠疫苗間隔28天以上施打)


帶狀皰疹與帶狀皰疹疫苗延伸閱讀:

我該打帶狀皰疹疫苗嗎? 什麼是帶狀皰疹? 全文連結: https://www.changskinlaser.com/30382331783014230149/8361825
​

參考文獻 :

Rheumatology (Oxfor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2, 2021. doi:10.1093/rheumatology/keab345
Dermatol Ther (Heidelb)
https://doi.org/10.1007/s13555-021-00549-1

0 評論

6/10/2021

皮膚科醫師告訴您,新冠確診後的皮膚照顧保養怎麼做!

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張宜菁
 
新冠肺炎確診後,您是否也開始有皮膚的症狀了?即使皮膚沒有長疹子,在我們的身體受到病毒的攻擊後,該如何保養與照顧皮膚,才能良好復原、減少後遺症發生呢?

辨識新冠肺炎相關的皮膚疹

後疫情時代,了解哪些皮膚的表現可能是新冠肺炎的一部分,成為重要的生活知識。一方面或許我們能早期從這些皮膚病灶察覺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減少傳播。另一方面,確診後隔離在家,看病就醫不方便。若皮膚出現疹子,總叫人擔心。
 
新冠肺炎相關的皮膚變化主要分成五大類: 凍瘡型、紅斑丘疹型、蕁麻疹型、水泡型、網狀青斑。也可能以
「玫瑰糠疹」、「多形性紅斑」等表現。以下簡要介紹,幫助大家認識。
圖片
​為什麼感染新冠肺炎會使得皮膚的血管發炎。抗原免疫沉積物堆積在血管中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且釋放出很多發炎細胞。
圖片來源: Allergy. 2021;76:698–713

凍瘡型 

圖片
​凍瘡型新冠皮膚病灶
圖片來源: Curr Opin Pediatr 2021, 33:380–386
在青少年身上比較容易有凍瘡型的表現。新冠的凍瘡是因為免疫物質沉積在血管、或是皮膚IFN-1上升,使血管受傷所造成。
 
有時候新冠的凍瘡型皮膚病灶未必是明顯的凍瘡,它也可以只是手腳上幾顆暗紅或灰色小疹子,看起來類似溼疹或黑斑!凍瘡型變化通常維持10~14天,然後慢慢退掉,也有人長達數月。

在罹患新冠肺炎的時候,四肢的保暖是重要的。減少碰觸冷水、冷空氣的機會,穿襪子、手套、保持室內的溫暖。

紅斑丘疹型 

圖片
紅​斑丘疹型新冠皮膚病灶
圖片來源: Allergy. 2021;76:698–713
紅斑、丘疹的外觀與一般病毒疹類似,是很多紅色的扁平或是禿起的小疹子或疹塊,但手掌、腳掌、口腔等黏膜不受影響。有些人會癢、有些人不覺得癢。這是起因於新冠病毒直接作用在皮膚角質細胞、還有血液裡的病毒蛋白跑到了皮膚血管而造成發炎。
 
紅斑丘疹可能在感染新冠肺炎的早期或晚期出現,有些研究認為它跟新冠感染病情嚴重度不相關,但有些研究則認為這樣的疹子多半是在比較嚴重的新冠肺炎下發生。因為跟其他的病毒疹或藥物疹很像,而感染新冠的期間我們也常服用藥物,所以需要請醫師鑑別診斷。

蕁麻疹型 

圖片
​蕁麻疹新冠皮膚病灶
圖片來源: Allergy. 2021;76:698–713
蕁麻疹就是皮膚局部有些暫時的搔癢的肉色、粉紅色腫塊,有時候嘴唇跟臉也可能腫起來。蕁麻疹的症狀大概維持6~8天。不只是新冠病毒,其他的病毒感染也會有蕁麻疹的表現,感染新冠肺炎前與期間都可能合併蕁麻疹來表現。新冠病毒會活化肥大細胞、且病毒與細胞內ACE2蛋白結合後會增加Angiotensin II,這兩項因素最後會造成血管擴張等免疫反應,而引發蕁麻疹。

水泡型

圖片
水泡型新冠皮膚病灶
圖片來源: Allergy. 2021;76:698–713
新冠病毒的毒性直接作用在皮膚的角質細胞,可能是皮膚起水泡的原因。症狀類似起水痘,但新冠肺炎的水泡通常只有維持短暫幾天、不太會留下疤痕。若您在感染新冠肺炎的時候長水泡,請不要刺破它、包紮好並保持乾淨,以減少水泡破皮後被細菌感染、衍生後續問題。
 
有15%的人會在感染新冠肺炎之前出現這些水泡,其他的人多數是跟著新冠肺炎症狀一起出現。會出現水泡的多半是中年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水泡大概維持10~12天。

網狀青斑 

圖片
​網狀青斑新冠皮膚病灶
圖片來源: Allergy. 2021;76:698–713
網狀青斑通常是出現在年紀比較大的患者、還有成年人感染新冠肺炎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例如需要住院、加護病房。當感染新冠肺炎,引發補體的免疫反應,會使皮膚多處的微小血管發生栓篩,而使皮膚看起來很像蕾絲或網狀的青色、藍灰或暗紅色的變色。嚴重時皮膚還可能有結痂、破皮、壞死的現象。網狀青斑大概約維持9.4天的時間,需要注意病情發展、及時治療,也要小心若有破皮傷口的時候保護好傷口、並預防細菌感染。

新冠肺炎期間皮膚保養建議

盡早妥善治療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對皮膚的作用,可能是直接傷害了表皮的角質細胞、也可能是透過免疫反應,去影響皮膚的血管、免疫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發炎反應等變化。因此最重要的還是盡早就醫、妥善治療新冠肺炎,減少新冠病毒對身體與皮膚的影響程度與時間。例如抗病毒藥物與其他中西醫的藥物治療等。另外,有少數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會加速人體的老化,但是否加速皮膚的老化,還有待了解。保濕與抗老保養,也可能是在整體病情穩定與康復後,在皮膚照護方面可以留意的。

充分的補充水分、休息、均衡飲食

也是讓我們免疫功能良好運作、對抗病毒很重要的步驟。

補充維生素D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對人體對抗新冠肺炎有保護作用。維生素D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有助於減少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失調、降低血管栓塞等問題的發生。但這部分還有待更多研究去證實。

保濕、保養、保暖、妥善照顧傷口

使用pH值中性、不含皂鹼的洗面乳與清潔用品,再加上規律的使用保濕乳霜,是感染新冠肺炎期間比較適當的方式。這會幫我們將皮膚屏障保護得更完整、讓皮膚角質層保持適當的水分、促進細胞的修護、維持皮膚良好的免疫功能、並減少確診期間皮膚發生溼疹等過敏發炎的困擾。

若皮膚的狀況正常,您本來使用精華液與抗老、美白保養品的習慣可以延續使用,一般原則上是不需要改變的。若您本來有使用酸類、去角質的產品,建議您在隔離期間可以先暫停幾天,觀察一下皮膚是否有乾燥與脫皮的現象,再恢復使用。您也可以塗例如含有玻尿酸、左旋維生素C、神經醯胺等成分的保養品,幫助皮膚的保濕、修護、抗老與膠原蛋白新生。面膜的使用建議一周不要超過兩次,使用完畢後記得上一層保濕乳液或乳霜,做好皮膚鎖水的工作。

尤其是染疫期間,大家更注重皮膚、日用品、環境的清潔、消毒,以避免病毒的傳染。但是頻繁接觸清潔與消毒用品,也容易導致手部的接觸性皮膚炎,破皮、紅疹、脫皮等問題。當我們有這些疹子跟傷口的時候,反而阻礙了我們使用水與清潔產品,得不償失。因此建議大家清潔與消毒器皿與環境的時候,要戴防水的長手套,不要直接接觸漂白水、洗碗精、洗衣精等。洗手盡量還是使用配方溫和的中性清潔用品,洗完手記得塗上護手霜。

臉部長期配戴口罩,也可能增加了青春痘與酒糟的發作,建議大家平常可以找皮膚科醫師看診,取得一些藥膏、供應自己在隔離的期間能使用。若發生了上述幾項的新冠皮膚病灶,除了能就醫治療以外,也要盡量避免抓破傷口、保護好傷口以避免感染。尤其是青少年,可能發生凍瘡型的病灶,因此手腳的保暖還是要注意的。
 
最後,祝大家都能平安地度過新冠肺炎確診的這段時間的種種不適,能透過遠距醫療等方式,盡早對各種新冠的症狀妥善治療,重新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Curr Opin Pediatr 2021, 33:380–386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83:687–690.
Endocr Pract. 2021 May;27(5):484-493.
Allergy. 2021;76:698–713,
Nat Commun. 2022 Apr 19;13(1):2135.

7/1/2020

您知道「吃進去」的飲食也會造成「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嗎?

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張宜菁
大家可能以為接觸性皮膚炎只能由皮膚外面碰到的東西所引發,事實上除了從「皮膚外面接觸的物質」外,「從吃進去的、甚至是吸入的物質」也可能造成全身多處的皮膚發炎。

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的症狀會如何表現呢?

接觸性皮膚炎通常會癢,它的表現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它可以全身多處的濕疹,或是紅色或暗灰色的疹子、脫皮、水泡、甚至膿皰等方式來表現。
 
這樣的皮膚炎也未必在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有,它比較偏好於腋下、胯下或外陰部、手肘或膝蓋內側等部位。也就是說,當您有長期未治癒的外陰部搔癢紅疹,也可能不只是黴菌、濕疹、乾癬這些皮膚問題,說不定應該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飲食與日用品了。

有哪些物質成分可能造成「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

引起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的來源主要是金屬、植物、食物、藥物四大類。但我們站實用角度上,把飲食當中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分成「金屬類、香料類、防腐劑、丙二醇等食品添加劑」分別描述。
圖片

金屬類成分

  • 鎳Nickel​
​

大家可能以為鎳金屬只有存在於例如首飾、手錶等合金裡,其實多數我們生活中所接觸鎳的來源,是飲食!例如的手腳掌常見的「汗皰疹」疾病,就可能是因為接觸鎳金屬而反覆發作。鎳可能出現在哪些飲食中呢? 舉凡維他命丸、全麥、蔬菜、豆類、咖啡、巧克力、茶、甚至是鍋具,都可能是您接觸到鎳的來源。

  • 鈷Cobalt與鉻Chromium 

造成全身性的接觸性皮膚炎的金屬成分﹕「鈷與鉻」。鈷可能出現在維他命丸、花生等堅果類、杏果、全麥麵粉中,鉻則可能含在維他命丸、蔬菜、咖啡、豆類、某些肉類與海鮮當中。 

  • 汞Mercury​

因為早期的醫療消毒多是以汞化物執行,汞其實是最早被發現造成全身性接觸性皮膚炎的金屬。還好現在因為其毒性已經不被這麼使用了,仍然在生產某些溫度計、螢光燈泡、睫毛膏、海鮮內仍可能存在這些成分。

  • 鋅Zinc​

在牙科填充材料與工業用的漆料、電池、抗腐蝕材料上,鋅還是被廣泛的使用著。我們也可以透過飲食或皮膚、口腔黏膜接觸而吸收鋅進來體內。哪些食物會有鋅呢?杏仁、巧克力、起司、肝臟、牡蠣等。

  • 金Gold ​​

金除了在珠寶、牙科填充材料當中,也可能存在於食物與飲料、及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抗發炎藥品當中。

  • 手術植入的金屬物質

​順道一提的是,在骨關節、牙科、心臟節律器、血管手術、子宮內節育器等手術植入的金屬材質成分,也可能造成全身接觸性皮膚炎。常見導致過敏的成分包括了鎳鈦合金、鈷鉻合金、不銹鋼裡的鉻/鎳/鉬molybdenum、鈦金屬裡面的鋁/釩vanadium、牙科用的汞齊dental amalgam內的汞/金/鎳,還有子宮內節育器中的硫酸銅copper sulfate。

因此,若在手術後發生了反覆發作、無法治癒、又找不到原因的濕疹等皮膚發炎病灶,可以思考是否是對這些植入的物質過敏。

香料成分

  • 祕魯香Balsam of Peru (BOP)
 
祕魯香(BOP)的成分當中,有幾項是蠻強的過敏原,例如肉桂油、丁香油酚、香草精、松柏苷、苯甲酸衍生物等 (eugenol, vanillin, cinnamates, coniferin derivatives, benzoic acid derivatives)。曾有學者研究,讓皮膚過敏的患者避免吃番茄、柑橘、香料、可樂,會讓症狀改善。
 
祕魯香(BOP)可能存在以下食品當中﹕
 
調味香料﹕丁香、咖哩、香草、肉桂、薑、多香果、八角
醬料﹕番茄醬、烤肉醬
酒與飲料﹕酒、啤酒、杜松子酒、香艾酒、調味茶飲、可樂等飲料
感冒糖漿、調味菸草
柑橘類食物、醃製蔬菜、巧克力、冰淇淋、辣椒、比薩、番茄

  • 植物香料成分
 
洋甘菊(chamomile)、一枝黃花(Goldnrod)、玉簪根(Hosta plantaginea roots)及大蒜萃取物,可能出現在茶飲或是藥品當中,也可能造成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
 

  • 蜂膠 (Propolis)
 
蜂膠內含香膏balsams, 樹脂resins、蠟 waxes, 精油essential oils, 花粉pollen, 肉桂醇cinnamic、維他命等成分,可能出現在很多化妝保養品、食品與口香糖當中。也曾被報導過引發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

防腐劑成分

  • 亞硫酸鹽Sulfites
 
化妝保養品、頭髮染劑、酒、啤酒、醃製食品、罐裝柑橘飲料、水果乾、馬鈴薯粉、肉汁食品、甚至是麻醉藥、灌腸液當中,也可能含有亞硫酸鹽。很多由亞硫酸鹽造成的全身性接觸性皮膚炎曾被報導過。
 
  • 甲醛Formaldehyde
 
代糖Aspartame當中的成分在人體代謝的過程中,會轉換成甲醛,曾被報導過有民眾因為吃了含Aspartame的人工甜味劑的飲料、糖果、食品等,而引發眼皮、脖子、腿部的皮膚發炎現象。
 
  •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
 
少數案例報導過服用感冒藥當中的痰液溶解劑(含Methylparaben)、打抗生素Ampicillin(含Methylparaben、propylparaben)、局部麻醉藥(含Methylparaben)曾造成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

​
 
  • 山梨酸Sorbic Acid
 
山梨酸防腐劑可以用在食物中做為保鮮用,它也可能由天然的食物自然產生。例如草莓、蔓越莓等紅色的水果。山梨酸很少造成過敏,但也曾有報導過少數的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跟它有關。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PG) 

丙二醇不只是可以用來製造保濕乳液,它也存在食品、藥品的添加物當中。它可以幫助質地軟化與吸水、也有防腐劑的功能,因此在醬料、甜點、零食、沙拉醬、奶精、豆類罐頭、蛋糕預拌粉、藥膏等,都可能有它的蹤影。

胭脂紅CarminE

胭脂紅是一種萃取自介殼蟲的紅色染色劑,它備用在很多食品與藥品中,例糖果、優格、冰棒、冰淇淋、糖漿、番茄醬、蘋果泥、醬料、甜甜圈、蛋糕、水果罐頭、飲料、湯品、食用色素、冷凍肉品、冷凍魚、維他命丸等食品當中。

漆酚Urushiol

漆酚常見於食品的成分中,例如生腰果、還有一種由Rhus調味的雞肉料理Rhus Chicken。因為Urushiol成分可以跟毒常春藤Poison Ivy等產生交叉反應,也可能造成皮膚全身的紅疹等過敏發炎反應。

什麼時候需要懷疑自己的皮膚炎是由於飲食與吸入的物質而引起呢?

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並不常發生。若您有長期無法治癒、反覆發作的皮膚濕疹等發炎問題,尤其是好犯在皮膚皺摺處部位(例如腋下、外陰部、胯下、手肘與膝蓋屈側),又找不到可能的接觸物質的時候,再來思考尋找是否是因為飲食中吃進去、打針進去、呼吸進入您身體裡的物質而引發了皮膚發炎。有時候您也可以先試試看避免接觸您認為可疑的過敏物質一陣子,看是否真的能阻止皮膚發炎發生。

皮膚貼敷測試(Patch Test)可以幫助測試是否您的過敏原,但這個檢查也有它的限制,它未必都能檢查出每一項造成皮膚發炎的過敏原。有時候某項物質真的引起了您全身的接觸性皮膚炎的原因,但貼敷測試仍呈現陰性。

醫師想要告訴您的是

總結來說,若您是皮膚過敏的患者,建議可以盡量避免太常使用含人工的添加物的飲食、日用品。吃原形、新鮮的食物,少吃甜點、零食、飲料,或許可以減少自己過敏的來源。

祝大家早日擺脫皮膚過敏發炎的苦,也建議大家皮膚長期反覆發炎要早點就醫,有時候也未必只是過敏的問題、也需與其他的鑑別診斷,例如皮膚淋巴癌、黴菌及細菌感染、乾癬等免疫性皮膚病、藥物不良反應等做區別,以免延誤病情與治療喔!



參考文獻:


Cutis. 2019 Dec;104(6):337-340.
Dermatol Clin 38 (2020) 379–388
<<上一步

    作者

    醫美如何美感自然又安全,皮膚問題怎麼照顧,讓留學美國哈佛皮膚科的張醫師,提供您正確醫療新知。

    預約張宜菁主任美容醫學諮詢與治療,請來電北醫附設醫院皮膚科(02)66367135, CHANGSKINLASER@GMAIL.COM

    類別

    全部

    RSS 訂閱

美容醫學療程效果因人而異,術後可能有風險與副作用。術前請諮詢專業醫師,並注重術後照護。
​

雷射等美容醫學光電治療後可能有皮膚紅腫、黑色素沉澱、皰疹復發、灼傷等副作用
電波或音波治療後可能有泛紅、水腫、緊繃感。少數情況有水泡、燙傷、疤痕、神經麻痺、泡疹復發等副作用。
玻尿酸注射後可能瘀青、紅腫、腫塊、泡疹復發、皮膚壞死、感染等副作用。
肉毒桿菌素注射術後可能有表情不自然、頭痛、眉形變、眼皮下垂等副作用。 
倍克脂注射術後可能有瘀青、腫脹、疼痛、毛髮脫落、吞嚥困難、皮膚局部壞死、感染、神經受傷等副作用。

網站目錄 (點選進入各主題) 

雷射光療  鳳凰電波  痘痘痘疤  美白抗老 

肉毒除皺  音波拉皮  下巴消脂  毛孔細紋 

醫師簡介  預約門診  皮膚疾病  酒糟泛紅  

張醫師美容診位在台北市中心3個分點

✔️北醫美​醫中心門診、痘疤毛孔療程:
(週一&週五下午、週二&週六上午)

預約請來電:(02)6636-7135 或 LINE: tmuhbeauty
傳訊息:www.facebook.com/drchangskinlaser 
美醫諮詢(非當天治療)也可掛皮膚科門診: 點這裡掛號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2號2樓第三醫療大樓2樓皮膚科
No 252 Wuxing Street Sinyi District Taipei

MRT:
​

淡水信義線: 世貿101站步行10分鐘,板南線: 市政府站(北醫接駁車)
Red line (Taipei 101 station), walk for 10 minutes
Blue line (Taipei City Hall station), take TMUH shuttle 
✔️佳醫美人診所全方位美容診:
(周六下午特約、週四上午)

微整形、電音波、雷射、體雕、護膚、靜脈曲張

預約請傳訊息:www.facebook.com/drchangskinlaser
EMAIL:changskinlaser@gmail.com
​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66號2樓
2F No 66 Sec 4 RenAi Road, Da-An disctrict, Taipei

MRT:

板南線: 忠孝敦化站12號出口步行至仁愛圓環
Blue line: ZhongxiaoDunhua Station Exit 10 or 12,
walk to RenAI circle

停車:
​
由四維路進入至大樓後方春申食府停車場,或至仁愛路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仁愛院區嘟嘟房停車場
✔️綺顏診所美容門診:
(週三下午)
​

預約請傳訊息:www.facebook.com/drchangskinlaser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09號2樓
2F No 66 Sec 4 RenAi Road, Da-An disctrict, Taipei


MRT:

板南線: 忠孝敦化站6號出口步行至仁愛圓環
Blue line: ZhongxiaoDunhua Station Exit 6, walk to RenAI circle

What Our Patients Are Saying  心得分享

在醫師的指導之下,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臉上泛紅跟黑斑的治療方式,亦精確了解後續雷射療程,如何作用在自己身上,過程具專業解說,後續且伴隨有效率的追蹤,讓我感覺很安心。感謝醫生及團隊。

佳莉

在醫師的巧手下,我發現微整形居然讓我找回了手機舊照片中年輕時的自己。因為是自己的樣子、不用成為別的樣子,所以現在每天照鏡子時,充滿了幸福感呢^^~


S. F.

Hello, I am a patient who is from California in the US. I have travelled to Taiwan for this particular skin treatment (fraxal) because the doctor is so amazing. In the past, I have tried so many luxury skincare lines, acid peels, microdermabrasion, and other such treatments for my acne and acne scarring. However, NONE of them can even compare to the wonderful effectiveness of this doctor. She has helped me so very much and I am extremely grateful. I cannot recommend her enough. She is the best and will give you the skin results you have always wanted. Definitely worth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for! 

Henry Hsu


Dr. Chang is precise and punctual. It's easy to see that he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s outstanding. I couldn't be in better hands. Thank you!

K. Kuo
 
"Dr. Chang is amazing at her work and was very attentive to my needs. I am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orth Carolina, and I came to Taipei on a business trip with my husband. Dr. Chang was very informative and knowledgeable and explained everything to me in terms that I could understand. I met with Dr. Chang because of issues with fine lines and wrinkles, sun damage and an uneven skin tone. I received Fraxel Laser to my face and also Restylane injections to my chin, lips and under my eyes. I am extremely pleased with my results because they look very natural!!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Dr. Chang."

Theresa K.

預約美容療程請點此傳訊到張醫師FB
海外預約美容請點此傳EMAIL
美容諮詢(非當日治療)可點此預約皮膚科門診

圖片
張宜菁醫師網站QR
Copyright I-Jing Chang M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文章與圖片為張宜菁醫師版權所有,請勿轉載。